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聚焦“三农”发展新路径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报记者 苑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将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晓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为全市‘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稳根基、提产能,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赵晓周表示,2025年全市粮食生产将以“稳面积、提单产、优结构”为主线,全面抓牢粮食安全根基,加大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密植等高产高效模式推广力度,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21.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26.1亿斤以上,大豆面积保持在14.5万亩,油料面积稳定在28万亩。

  固成果、防返贫,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必须持续巩固拓展。”赵晓周表示,要构建常态化帮扶体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强化动态监测方面,将运用防止返贫大数据系统和“一键报贫”平台,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在深化产业就业方面,将安排60%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同时支持脱贫户发展庭院经济,推广“天镇保姆”“广灵巧娘”等劳务品牌,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稳定在9.5万人以上;在强化兜底保障方面,将完善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对无劳动能力人口强化低保、医保等兜底保障,对弱劳动力实施“开发式+保障性”双轨帮扶。同时,持续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就业。

  强特色、延链条,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要持续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做优做强。”赵晓周表示,一要推进有机旱作农业,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开展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推广行动,推行“一体系一团队一基地”模式,推广“膜侧播种+”、“浅埋滴灌+”、山区“增施保水剂+”、“探墒沟播+”等集成技术,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5万亩,推广有机旱作节水滴灌农业100万亩以上。二要持续扶持畜牧产业,深化畜牧企业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建设多元化畜牧融资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大保险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和畜牧产业投保参保力度,提高养殖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三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体系示范推广“寿光模式”,创建一批蔬菜标准生产示范园区,新建一批集约化育苗场,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优质种苗供应能力,加快冷凉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尽快投产见效。2025年新发展设施蔬菜2万亩以上,力争总面积突破16万亩。四要培育多元特色产业,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做优做强省级大同黄花和市级浑源恒山黄芪、天镇特优蔬菜、阳高杏果、广灵小米4家特色农业专业镇,持续打造产业集聚、产品集成、区域集中的特优农业优势区。

  优环境、美生态,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赵晓周认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他说,今年将以长城一号旅游公路驿站、交通干线重要节点周边村和城郊融合类村庄为重点,推进25个精品示范村和200个提档升级村建设。同时,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比如推广“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务实推进农村改厕,完善管护机制;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实现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探索偏远镇村生活垃圾小型化分散式焚烧处理试点等。

  破难题、激活力,释放农村改革“新动能”。农业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赵晓周表示,今年将在多个方面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经营体制方面,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完善扶持政策,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四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多彩大地风采无限
世界气象日:早期预警构筑安全防线
油菜花海 绽春光
聚焦“三农”发展新路径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如何整治“内卷式”竞争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