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农业增效绘新景 农民增收展笑颜

——云冈区特色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云冈区口泉乡上窝寨村大胆引进优质草莓品种,种出的草莓深受市场青睐。 申力摄

  本报记者 申力

  近年来,云冈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深挖本土潜力,巧借自然之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让广袤乡村旧貌换新颜。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特色种植产业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花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蝴蝶兰绽放“致富花”

  走进全国文明村——口泉乡杨家窑村的蝴蝶兰培育基地,仿佛置身于斑斓花海。2009年,该村与云冈区福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启合作,经过多年攻坚克难,如今的基地已具规模。现代化的组培研发中心矗立其间,四个宽敞明亮的兰花温室一字排开,总种植面积达1.6万平方米,60余个蝴蝶兰品种争奇斗艳。“每一株蝴蝶兰从瓶苗期、小苗期,再到中苗期、大苗期,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基地负责人史东阳说。为了给蝴蝶兰营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基地借助智能温室技术,精准调控温度,外界寒来暑往,温室内始终四季如春。凭借优质的品质,蝴蝶兰畅销市场,单株价格40元至100元不等,年销量可达30万株,创造产值1000多万元,为杨家窑村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

  草莓产业开启“甜蜜探索”

  口泉乡上窝寨村则将目光聚焦于草莓市场。几年前,村“两委”与几位敢想敢干的种植户当机立断,大胆引进优质草莓品种,开启了这场“甜蜜探索”。种植户王文生回忆,最初面对陌生的种苗和全新的种植模式,大家心里都没底。经过不断摸索,如今村民们已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种出的草莓色泽红润,口感细腻,深受市场青睐。

  到了冬季采摘季,周边城市的游客纷至沓来,穿梭在草莓垄间,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游客们不仅带走了甜蜜的草莓,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农户们的“钱袋子”愈发鼓胀,草莓产业已成为上窝寨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蔬菜种植铺就“绿色致富路”

  西韩岭乡仝家湾村则围绕蔬菜种植精耕细作,铺就了一条“绿色致富路”。一方面,该村依据市场需求与季节变换,巧妙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实现叶菜、果菜四季无缝衔接轮种,土地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金农合作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技术指导,并搭建统一销售渠道,让蔬菜出山不愁路。“仝家湾村以合作社为依托,把农户紧紧连结在一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抱团闯市场。如今,蔬菜产业成了村民稳定增收的顶梁柱,村里不少人家靠种菜盖了新房、买了新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该村党支部书记牛志鑫说。

  云冈区的特色种植之路越走越宽,昔日的传统农田,如今成了产业发展的沃野。“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耕特色农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让更多创新理念与现代科技融入田间地头。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新貌。”云冈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标题导航
~~~
~~~刘俊义调研省市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等工作
古都春光无限好 踏青赏景正当时~~~
~~~
迎春风沐暖阳舒展筋骨绽放活力~~~
~~~——云冈区特色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名师专家做客大同日报直播间~~~
~~~——云州区周士庄镇养老实践的探索之路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西班牙文版出版发行
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复工复产
全市文旅市场供需两旺安全有序
图片新闻
广大市民投身运动拥抱健康生活
农业增效绘新景 农民增收展笑颜
助力高三学子高效冲刺“新高考”
众手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