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9个月100万起交通违法的深刻警示

  老  穆

  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环境,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从本月20日起至明年1月31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100天的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大同晚报》10月19日)

  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的逐年增多,人车矛盾日益突出,交通秩序乱象频现,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交通管理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影响通行秩序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介绍,经过近年来的常态化治理,全市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但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按信号标志行走,机动车超速、超载、闯红灯、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仍然屡见不鲜。今年1月至9月,全市共查处交通违法100万余起,平均每天近4000起。

  平均每天查处交通违法近4000起!数字真够雷人的,如果加上“漏网”者,不知比这还要多多少。这么多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引发的交通事故,想想都让人着怕,不大力整治怎么能行?!

  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一直在努力,但乱象何以成顽疾?窃以为,除了人多车多的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交通参与者素质不高、劣习太多。比如,车辆乱停乱放,机动车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强行加塞,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比如,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行人随意翻越护栏,岗区乱发广告等等,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环境,加剧了交通矛盾。

  种种交通违法几乎都可归结于一个“急”字,为了走得快一点、到得早一点,争时间抢速度,该等的不等,该让的不让,该停不停,该慢不慢……导致混乱无序、隐患丛生。如果大家都遵规守法、文明礼让,稳重一些、从容一些,秩序好了,走得顺了,速度和效率自然就都高了。

  交通乱象的病根,主要在不少人存在钻空子心理和率性行为,所以在依法整治、严查严管的同时,更要加大力度警示和约束交通参与者守规矩、讲文明。为此,需要大力宣传法规、强化教育,让广大交通参与者提高认识、增强素质、自觉守法;通过严格执法堵塞漏洞,不给违法者留空子;通过曝光批评、警告处罚、激励鞭策,驱散投机心理,断掉侥幸之念,堵住散漫行为,最终形成自觉遵规守法的常态。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晚报早评
   第04版:经济
   第05版:教科文
   第06版:社会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时事·综合
   第11版:体育
   第12版:健康
   第13版:寻医问药
   第14版:朋友圈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9个月100万起交通违法的深刻警示
“扰”人
防范“人口普查骗局”需要人防技防
流水线打造“名媛富少”,是种病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