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终身难忘”

——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张举
张举接受记者采访 杨昱郁 摄

  “那段艰苦而又光辉的岁月,让我终身难忘!”10月21日,记者见到了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张举,聆听他讲述自己亲历的那段峥嵘岁月。

  张举,1931年6月出生,一位近90岁的老战士,在他的档案里,曾多次立功受到嘉奖。1949年5月,18岁的张举应征入伍,被分配到了内蒙古华北独立22师64团一营机枪连。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1951年,作为第二批援朝志愿军,张举和他所在的部队奔赴抗美援朝作战前线。

  “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我所在的连队负责后勤工作,在出发前准备了一个星期的干粮,连同作战用的装备,每人负重60多斤整装出发了,来到东北边境,我们自己搭桥过江进入朝鲜境内,开始了出国作战的征程。”张举回忆道。

  让张举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的一天,他所在部队被合并到67军201师602团一营机枪连,他先后任副班长、班长。当时,战争处于防御阶段,张举带领全班战士修公路、铁路。那一天,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下,山体崩塌,一块巨大的石头横在公路中间,前线部队的弹药物资补给运送线因此中断,张举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全班战士,迅速展开抢修。当时这段公路全部被山体塌方的土石掩埋,尤其是那块巨大的山石,在当时没有工程器械的情况下,必须破碎后才能清运掉,于是张举和战士们用大锤碎石,这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张举说:“当时,我连续抡了1200多锤,心里就想着赶快把路修通,根本没想过累。到下午5时许,在全班战士争分夺秒的奋力抢修下,道路终于被打通,为大部队的顺利通过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1953年6月,志愿军发动夏季反击战,在攻打十字架山的战役里,张举作为重机枪手负责为突击连打掩护。“那场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有很多战友牺牲了。”说到这里,老人顿了顿,眼里泛起了泪花。

  ……

  1954年8月,张举所在部队援助朝鲜建设一年后回到祖国。回国后,张举跟随部队修水库、打山洞、筑黄河大堤,曾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如今我们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这是无数英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张举说。        本报记者  杨昱郁

 
     标题导航
科学监测 精准施策 规范诊疗 做好储备~~~
~~~——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谈魏碑大展
~~~
~~~——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张举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晚报早评
   第04版:教科文
   第05版:经济
   第06版:民生热线
   第07版:微视野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时事·综合
   第11版:时事·综合
   第12版:体育
   第13版:财经
   第14版:楼市大观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我市全力做好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
大同魏碑开启了浓墨重彩的书法发展史
提供租车服务 方便住户出行
“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终身难忘”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