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小记者参观雕塑展体验艺术的魅力

  本报记者  李玉玮

  周末,大同日报小记者走进雕塑博物馆,领略不同的艺术风采。

  穿梭于一件件艺术作品之中,小记者如同置身艺术殿堂,他们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感受艺术的熏陶,体验艺术的魅力。

  

  天凉了,小记者在市雕塑博物馆温暖感受雕塑的魅力。10月18日,欣闻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和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与入围作品展,在大同雕塑博物馆展出,大同日报50多名小记者来了。

  追寻艺术,开启探寻世界的另一扇窗户。当日,小记者们面对展出的优秀作品,深感学习不仅在课本上,更在书本之外。瞧,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小记者们观赏由20余所美术院校的126名毕业生参与并评选展出的作品,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主题加上雕塑艺术独特的魅力,让他们深受感染。

  “老师,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衣服雕塑,它尺幅大,色彩艳丽。”“老师,我最喜欢那个由医疗废品制作完成的灯型作品,它的名字是《十三道门》”……参观结束时,讲解员老师与小记者交流参观的内容,在一问一答中小记者更加清晰了雕塑的定义,也清楚了雕塑作品内含的寓意及每个人对作品所解之不同。

  活动后的回看分析,为小记者指明雕塑艺术与生活、与学习的共通之处。而活动中,小记者们见识了流沙制作的雕塑作品,它通过沙子的雕画和视频的呈现,让小记者领略到不同的艺术风采。其他如木雕而成的《不负韶华争朝夕》,意在引领人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子非鱼》雕塑通过沙石、木雕的鱼等,突出表现环保理念;《睡着的老奶奶》,照片加雕塑人物的组合反映了当下社会空巢老人的现状……各种雕塑作品通过3D技术、树脂拼接、石料雕刻等完美展现,作品背后有环保理念、有文化交流、有时下社会热点、有怀旧意味……小记者们通过不同的作品,加上讲解员及小记者带队老师的讲解,从另一个角度认识雕塑,进而感知艺术背后的文化和教育内涵,为他们认识世界开启了另一扇窗。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社会
   第05版:社区365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说法
   第11版:文萃
   第12版:九龙壁随笔
   第13版:电视连载
   第14版:小记者
   第15版:小记者
   第16版:广告
小记者参观雕塑展体验艺术的魅力
小记活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