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十三五”期间,我市金融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货币信贷政策,增加信贷投放,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和转型升级。

金融源源“活水”助力转型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金融系统积极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图为2019年3月,同煤集团年产60万吨烯烃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李冬宾 摄(资料图片)

  “十三五”期间,我市金融部门出台了金融支持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信贷指导意见,精心组织并深度参与了以市能源革命与工业振兴为主要内容的“双十”项目大调研、大对接和大帮扶,目前已促成33个项目56.43亿元合作意向,银行信贷资金落地33.43亿元。同时借助政策积极为重点企业融资。2017 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放宽和便利企业境内外外汇融资的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大同市中心支局指导企业运用政策从境外借入资金,争取国内外汇贷款,同煤集团获得跨境融资2000万美元,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获得600万美元贷款。

  “十三五”期间,人行大同中心支行组织29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并打造政银企项目对接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为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06亿元,许多中小微企业在帮扶下逐步由弱变强。如交通银行大同分行帮扶的市啤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从18个专卖店发展到现在的30多个专卖店;新荣区信用社与市新荣区伊磊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结对子帮扶,帮助企业解决了奶牛和饲料等问题,带动了周边20万亩玉米和豆类的种植,还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

  同时,我市金融部门积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助力小微企业。刘先生经营着一家仅有10多平方米的牛羊肉批发店,资金问题渐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2014年,刘先生办理了第一笔创业贷款10万元,购置了独立冷库及加工间,订购商也从个体商贩发展到大型商超、酒店,经营收益较贷款前增加了数倍。今年,良好的信用记录及经营状况使得刘先生顺利地申请到了第二笔10万元创业贷款。

  “十三五”期间,我市金融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货币信贷政策和定向降准、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开展再贷款、再贴现,增加信贷投放,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由2016年初的1181.61亿元,增加至2020年8月的1703.4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和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孙向阳

 
     标题导航
“十三五”期间,我市金融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货币信贷政策,增加信贷投放,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和转型升级。~~~
~~~
记录抗疫故事 弘扬抗疫精神~~~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社会
   第06版:主题策划
   第07版:社区365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时事综合
   第11版:时事综合
   第12版:消费
   第13版:家居建材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金融源源“活水”助力转型发展
幸福生活从这里开始
《铭刻·天使——大同市援鄂医护人员风采》昨首发
书法创作生力军 集结魏碑书法大展
我市脱贫攻坚原创话剧《热土》开始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