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教育“十四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市教育迈向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他们从职业教育方面对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设备易得、人才难求”,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企业正面临这样的困局。产教融合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通道,也是教育形态变革的路径。去年,省发改委确定大同市为山西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李承建议,应借助这一东风,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途径、模式和保障体系,组建类型多样、覆盖面广,具有聚集优势和发展活力的现代职教集团,推进校企深入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促进职业学校实现规模和质量快速提升。
“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可以有力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刘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十四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应做好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强基工程及融通工程。应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政策,鼓励中小学联合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加快形成学历教育与社会服务并举并重的办学格局。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扶持力度,落实生均经费8000元标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作用,推进“提质培优”计划,加快建设市级高水平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探索普职融通,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多元立交培养机制。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正在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干’的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时代,也意味着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的期待开始转向‘大有作为’的实践阶段。”在“十四五“规划中,市二职中校长姚军建议,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大力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提升职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要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优化专业设置,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实际应用、面向产业链短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让职业院校真正成为技能大师的培养基地,成为人人羡慕的教育圣地。
本报记者 田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