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他们,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从60后到00后的5代典型素描
刘忠利为困难家庭捐赠棉被
冯冰在工作岗位上
李树旺与学生玩游戏
王耀东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志愿者
刘杰(中)在社区疫情防控卡点

  50多年过去了,尽管每个时代的人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雷锋精神的内核永恒不变,历久弥新。雷锋精神已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精神符号,激发着内心深处向善的力量。

  在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时,让我们去聆听不同年代的“活雷锋”对雷锋精神的诠释,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暖暖的春意中更加生机勃发。

  60后   刘忠利:做一粒传播雷锋精神的种子

  捐资助学、赠送爱心物资、捐赠防疫物品……1960年出生的刘忠利对雷锋精神有着更深的理解,17年坚持学雷锋,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雷锋精神。

  2004年一次摄影采风活动中,闯入镜头的山里娃给刘忠利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先后9次组织家人和志愿者给这个只有两床被子的家庭送去米、面、衣、被和9000多元现金。次年,在一次下乡活动中,许多贫困农民的生活环境深深地触动了他。回家后他和妻子商量,用准备买洗衣机的3000元钱购置了40床棉被、40件棉衣、10顶棉帽、10双棉鞋和20个枕头,亲自送去。从此,刘忠利和家人便走上了长达17年的慈善公益之路。

  从接受物品捐助、分类整理打包,到组织开展活动,再送到老百姓手中,刘忠利和团队志愿者的足迹踏遍了乡村田间。每当问起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坚持?他总说:“小时候家穷,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点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大爱。”

  刘忠利说,他要做一粒传播雷锋精神的种子,发扬助人为乐精神,用雷锋精神感染、影响周围的人,用坚持和奉献汇集来自社会的每一份爱,续写雷锋故事。   

  本报记者 杨昱郁 

  70后   冯冰: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人生

  在大同有这样一位公交司机,30年来,他坚守十米车厢,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传承雷锋精神。他就是市公交三分公司驾驶员冯冰。被誉为“公交活雷锋”的冯冰获得过国家、省、市多项荣誉,市公交公司以“冯冰”的名字命名4路公交线为“冯冰线路”。

  冯冰说,视乘客如亲人,十米车厢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平台。家住平城区天胜雅苑的七旬老人吕月莲腿脚不灵便,每次老人乘坐冯冰的公交车时,为了不让老人追赶公交车,他总会在站台多停留几秒,等老人安全上车再起步离站。有一年,在冯冰生日那天,老人专程买来一束鲜花送到他的工作岗位。老人说:“冯冰就像我的亲儿子!”

  为让乘客沿途感受古都厚重的文化底蕴,通过公交服务的平台更好地宣传大同,2008年下半年,他通过实地走访收集资料,将我市10多处旅游景点的介绍编成朗朗上口的2500多个文稿。从2009年起,他首创“乘公交,我带您游大同”服务,一边开车,一边将这些熟记于心的文稿通过耳麦扩音器讲给乘客。12年来,他趟趟讲、天天说、月月不辍、年年提升,文稿脱口而出。日前,记者登车采访,  市民和几位外地游客都发出这样的赞叹:“这位公交司机就是牛!坐上他的车就像坐上了旅游车。”     

  本报记者 双红  

  80后   李树旺:投身志愿服务传承雷锋精神

  现任平城区大象志愿者协会会长的李树旺,从小就树立了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的观念,不论求学时期还是参加工作后,他都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2017年,他经朋友介绍到新荣区三墩村小学捐资助学,与学校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后他决心长期帮扶该小学,陆续为孩子们安装了宿舍供暖设备,捐赠学习用品、校服、被褥毛毯,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状况,并坚持资助两名特困生一直到上大学。

  为了更规范地做好志愿服务,李树旺带领同伴在2018年筹备成立了大象志愿者协会,期间关爱退伍老兵、特困家庭,帮助流浪人员回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面对社区工作多、任务重、风险大的情况,他率领协会会员和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平日里,协会还积极开展应急救护、灾害逃生等实操技能培训,以及社区服务、助教支教、募捐帮扶等公益慈善活动。

  目前,该协会已发展会员51名,志愿者383名。“雷锋精神的不断传承与延续,构成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精髓。”李树旺说。         

  本报记者 张志忠 

  90后  王耀东:爱心“盟”动助人的热忱

  1997年出生的王耀东是从浑源县走出来的一名大学生。4年前,他发动浑源籍985、211院校的大学生组建了青年联盟教育爱心团队,义务为浑源县身处困境的学生辅导功课,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

  “多一份关爱,就能多一份温暖。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喊口号,更多的是从大家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人人都可以学雷锋,都可以去做好事。”大同大学数学专业大四学生王耀东说。

  为了减轻家中负担,王耀东大一时利用课余时间做起了课外辅导班。“得知补习班有个学生家庭很困难,却还是想增强自身学习能力,让我感触特别深,所以我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也算为家乡做点贡献。”2017年,王耀东组建成立青年联盟教育爱心团队,为浑源县中小学在校贫困学生提供假期免费补课,每年寒暑假,课堂准时开放。“为身处困境的孩子们义务辅导,让他们拥有和其他孩子同样的学习机会,虽然我们付出了辛苦,但收获了快乐,这也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王耀东说。

  本报记者 辛雅君

  00后   刘杰: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21岁的刘杰是一名00后,他说,《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在他上幼儿园时就会唱,小学阶段从课外读物中读到了许多雷锋故事,现在他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扎根偏远山区的支教老师、无私奉献的社会公益人、防疫志愿者……他们都是我们平凡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活雷锋身影。”刘杰说。

  高中时期,刘杰就开始参加校内组织的公益活动,上大学后又参加了校外的公益组织,每年利用假期,与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一起做公益,去年疫情发生后,他积极参与到社区的疫情防控中。

  今年大三的刘杰谈及未来时说,毕业后,他打算去西藏做一名乡村支教老师,给当地需要帮助的学生以温暖和力量。

  “我在公益活动中收获成长,也不断完善着我对雷锋精神内涵的理解。作为00后这一代,不仅要有诗和远方,更要带着梦想乘风破浪,让青春闪光,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的光芒。”话语中,刘杰透露出一份坚定。  

  本报记者 郑林

 
     标题导航
~~~——从60后到00后的5代典型素描
   第01版:要闻
   第02版:2021全国两会
   第03版:2021全国两会
   第04版:2021全国两会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主题策划
   第07版:主题策划
   第08版:社会
   第09版:社区365
   第10版:时事·综合
   第11版:时事·综合
   第12版:体育
   第13版:消费
   第14版:消费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户外
他们,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