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燕) 随着群众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对健身场地的需求越来越突出,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广受关注。昨日,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多措并举继续加大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规划, 同时打出“组合拳”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标志。近年来,我市体育部门在全市近1900个行政村实施了体育场所全覆盖工程,还在城市社区建起了200多条全民健身路径、99个乡镇健身广场,着力打造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和县区“十分钟”健身圈。同时,为解决群众到哪儿健身的问题,我市还以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为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激发社会力量投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引导市场资源推进健身产业服务,并在体育文化公园建设、体育场馆规划建设、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十三五”期间,我市人均体育场地达到1.6平方米。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规划,并加大健身场地建设力度,重点打造全民健身社区惠民工程,在全市50个社区新建改建全民健身场地、配置体育健身器材、完善健身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场所。推动全民健身中心、“一场两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列入政府建设规划,鼓励场地设施公建民营,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的运动场地设施,配套完善室内外健身器材,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