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草木中——汉字中的这一个茶字,简直就是专为茶人而造的“立此存照”。
如果从神农尝百草算起,神农氏理所当然算作第一个茶人。茫茫山川,一人孑然寻觅于万千云雾之间。几片青翠欲滴的叶片,咀嚼于口,苦涩又甘爽,“谁谓荼苦”?千千万万种青草,却原来自有一种,惟经茶人一尝一品,就便开启了几千年的神奇之旅。
南方嘉木登堂入室,成为与人相伴的蜜友,人茶之间,共同演绎着茶人的风流。三国时孙皓登基称帝,贪酒恋色,常常大宴群臣。他手下中书仆射韦曜往往不胜酒力,孙皓居然悄悄让小太监给他准备了替代品,“密赐茶荈以代酒”。荈,是茶的老叶子,也就是未经加工的粗茶。这样的“酒”虽然喝不醉人,但是,满口的苦涩其实也不会让人舒服到哪里去。倒是南齐武帝萧赜有些意思,其生性节俭,快要挂掉的时候,遗诏嘱咐,“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生前嗜茶,死后仍然恋恋不舍于茶,齐武帝已然很接近茶人了。
真正的茶人当然非陆羽莫属。杭州紧挨着龙井村的中国茶叶博物馆里,专门塑有一尊茶圣的汉白玉雕像。其实,陆羽因《茶经》而名扬天下之后,就已经有人以他为偶,专塑他的肖像,茶人和茶器商人都买来供奉,期盼着自己生意兴隆。五代时陶谷所写的《清异录》记有一则故事,说新橙初下,士人们聚而饮酒,席间每人讲一个段子,有人讲爱马者可以叫做“马癖”,爱钱者叫做“钱癖”。忽然就有人从怀里掏出一尊陶偶“陆鸿渐像”,说此君“溺于茗事,何以名其癖?”众人思忖,议曰“草中之甘,无出茶上者”,应该把陆羽“追赠”为“甘草癖”。可见,早在千年之前,看到茶圣像,就会想到茶,就会想到关于他的事迹。
陆羽自己所写的自传,自言“貌陋口吃”,育于禅院,幼而喜儒典不喜佛经。收养他的竟陵僧智积和尚为了使他回心转意,曾经苦役加身,鞭背惩罚。陆羽竟然一气之下逃离寺院,跑到一个木偶戏班子里,演起了木偶戏。然而,种种阻拦终究无济于事。陆羽醉心于茶,同样醉心于交结名士。地方长官送他白驴,便于他“杖击林木,手弄流水”。他与当时的著名诗僧皎然过从甚密,读一读皎然所写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可以体味出陆羽的行踪以及两人的情谊。陆羽还与“乌程女道士”李冶关系亲密。《唐才子传》说李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有一次,李冶卧病,陆羽专程探视,李冶支撑病体,与陆羽把酒言欢:“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有好事者猜测,透过这些酬唱之作,陆羽与李冶之间恐怕有超越朋友的关系。其实,于陆羽而言,寻茶问茶,写作《茶经》,只是他丰富多彩之生活的一部分。据陆羽自己讲,他先后写有《占梦》《君臣契》《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记》等等。从著述如此繁富的角度而言,陆羽是正正经经将自己当做士人诗人来自许的。
《茶经》之后,茶书渐多,茶人亦盛。宋四家之一的蔡襄著有《茶录》,并创制了龙团。他是书家,亦是茶人。赵佶写有《大观茶论》,其中对于宋茶点茶之精髓,作了极其细微精致的描摹。观此书,你无论如何都得承认,他是皇帝,同时也是“茶人”。写作了《东溪试茶录》《北苑别录》《北苑贡茶录》的宋人宋子安、赵汝砺和熊蕃,既是官人也是茶人。真正与官家无涉的茶人,倒是明代浙江人许次纾。许次纾因为身体残疾,无法仕进,终身布衣,故将全部心血投注于茶事之上。他在《茶疏》一书中讲,“余斋居无事,颇有鸿渐之癖”。作为陆羽的死忠粉,许次纾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当时流行的“烹点”法,明确区别了宋代点茶法,也成为散茶开始兴于明,“瀹饮法”即将大行其道的较早记载。
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记录了茶圣陆羽视为奇耻大辱的一件事情。陆羽创制“煎茶法”成名之后,许多粉丝纷纷效仿,其中有一个追随者叫常伯熊,颇得煎茶心得。有一次,御史大夫李季卿请常伯熊煎茶。常穿黄衫戴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一通茶艺表演下来,李御史大加赞赏。后来听说了陆羽的茶名,李季卿又请茶圣前来煎茶。一向喜欢“扁舟山寺、藤鞋短褐”的陆羽,“身衣野服”率性而来,摆开茶器,因为自家口吃,故而陆羽只管操作不加言语介绍。以貌取人的李御史先入为主,遂而“心鄙之”,草草喝过茶,即命手下拿出三十文钱打发“煎茶博士”。陆羽见状,羞愤难抑,回去之后怒而写了一本《毁茶论》。只可惜此书失传,后人无缘知晓茶博士究竟做了一番怎样的吐槽。
茶兴于唐,且与禅宗初起密不可分。唐玄宗开元中,太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因学禅“务于不寐”,故而熬得极稠的“茶羹”,成了过午不食的僧人们提神的妙品。自小被竟陵智积禅师收养长于寺院的陆羽,“性嗜茶”而专注于茶,不能不说没有受到开元以来禅茶一味风尚的影响。至于他引以为耻的给李季卿煎茶,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煎茶之际,一个是高官,一个只是“野人”——可是,一千四百多年岁月过去,陆羽的雕像仍然静静地矗立在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里,而曾经不可一世的李御史,又去哪里寻找呢?
真正的茶人,生前未必声显名彰。但是,他们可以历经千年而“活”着,活在绵延不绝的一杯清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