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会上,拜登继续把抗击新冠疫情和恢复经济作为美国“最紧迫问题”和施政重中之重,宣布继1.9万亿美元疫情救助计划之后,将把大规模重建美国技术和实体基础设施作为下一“优先事项”,期望以此提高美国竞争力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保持美国综合实力的“增长与扩张”。
至于移民、控枪等当前热议问题,拜登将其列为困扰美国的长期问题,但没有给出推进移民改革和控枪立法的时间表。拜登设法淡化非法移民潮带来的挑战,表示绝大多数非法移民都被遣返,并否认移民潮与其快速逆转前任特朗普政府政策有关,称移民潮具有季节性。
拜登在记者会上的表现呼应了其上台以来内政方面呈现相对“一热一冷”的特点,即对疫情、疫苗、小企业救助及民生等“热处理”;对移民、控枪、跨性别者权益等美国社会分歧严重的问题相对“冷处理”。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埃德索尔认为,拜登如此策略,有助于转移美国民众注意力,减少社会、文化和种族等热点问题对美国社会的“腐蚀性影响”。
外交难脱窠臼
“美国回来了”,是拜登政府推行外交的口号。在外界看来,摆脱前任特朗普政府遗留的“外交包袱”是拜登上任以来的着重发力点。
两个多月来,拜登政府逆转了上届政府在气候变化、军控、也门等问题上的立场,重返《巴黎协定》,恢复与世界卫生组织关系,延长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宣布有条件重返伊核协议,重新“校准”与沙特关系,修复美欧关系,在各种场合强调同盟体系和多边机制重要性,表示不再“美国独行”等。
记者会上,被问及阿富汗撤军和朝核问题时,拜登强调与盟友协商,称难以在上届政府承诺期限内从阿富汗全部撤军;愿就朝核问题开展外交但如朝鲜“选择升级”将做出回应。
分析人士指出,从拜登的回答看,美国政府未能脱离美国传统外交窠臼和冷战思维,缺乏新思路,要想寻求实质性突破,面临重重困难。
尽管拜登屡次宣称“美国回来了”,美国却已不是从前的美国,世界更未原地等待,国际格局的变迁在加快。分析人士认为,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不仅在棘手外交问题上缺乏“新招数”,而且从“买美国货”到疫苗供应,“美国优先”外交取向没有实质变化。在处理大国关系时,拜登政府依然深受国内政治束缚。美国与盟友关系也不稳定,不仅存在利益分歧,信任裂痕也不易弥合。美欧围绕“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纷争就是例证。
党争继续极化
记者会上,拜登并未强调其“团结美国”的核心竞选承诺。相反,就选民投票权、“冗长议事”规则、移民改革、控枪立法等一系列党争激烈的问题,拜登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对国会两党合作的失望和低期望值,与竞选时调门差异明显。
记者会前一天,联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接受福克斯新闻台访谈说,拜登上台迄今未曾邀请他到白宫,两人几乎没有交谈。麦康奈尔指责白宫转向“强硬左翼”,对在两党合作基础上采取行动不感兴趣。
拜登指责共和党人在多州试图限制选民投票权的做法“病态”,批评参议院“冗长议事”规则在过去20年以极端方式被严重滥用。“冗长议事”规则允许参议员以发表长时间演讲等方式阻挠某项动议通过,需60名参议员同意才能结束“冗长议事”进入全院投票。两党目前在参议院各占50席,“冗长议事”被民主党人视为首要立法障碍,成为党争新焦点。
拜登在记者会上承认,他“没能让国会(两党)团结起来”,经济救助计划在国会参众两院未能获得任何共和党人支持。他表示,在是否愿意合作的问题上,共和党人必须做出决定,但如果政治分裂持续,他只能接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