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区1校四(1)班 魏一鸣
今天,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大同市气象局,因为我又可以和众多小记者们相聚一堂。
我们首先参观了气象观测场,这里由百叶箱、风向仪、地温检测器、一块标有经纬度的大石头组成,还有一个用来测量雨水降水量的小桶。老师告诉我们:“这个观测场是最早期的。”
老师话音未落,队伍里响起一片窃窃私语的声音。“快看,这车从哪来的?”“气象局怎么会有火箭车?”“哇!这也太酷了吧!”原来身后突然出现了一辆火箭车。同学们一窝蜂地涌了过去,把火箭车围了个水泄不通。据老师讲解,这辆车可不是一般的“火箭车”,而是用来进行人工造雨的。我仔细看去,它是一辆皮卡车,载着一个四连装火箭发射器,还有一个“弹药箱”。我瞬间明白了人工造雨是怎么形成的。不由感慨,现在的科技真发达,自己都能控制小范围的下雨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气象大楼,我了解到雷雨天气是由空气的对流形成的,降雪会把空气中大量的杂质带到地面上,所以雪花上能看见小黑点。在三楼我看到了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是怎么播出的,不由得对播报天气预报的过程产生浓厚兴趣。叔叔阿姨们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兴趣,现场演示了天气预报的播报过程。最后,在五楼的会议室,我认真聆听了老师讲解的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通过这次参观,我感受到生活中天气变幻莫测,无处不在,气象员叔叔阿姨却能准确预报出来,这激发了我对气象奥秘探索的浓厚兴趣!
平城区18校分校二(18)班 李浩宇
3月20日,100多名大同日报小记者参观了市气象局,探索气象奥秘。
早上八点半,小记者们集结在一起,大家都穿着红色小记者马甲,戴着小记者证,手里拿笔记本和笔,有模有样地来到了市气象局门口集合。
我们参观了市气象局的各种等仪器设备,认识了气象卫星,了解了风和雨的形成,还与天气预报主持人讨论了播报天气预报的流程。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小记者活动,我非常高兴,也期待下一次活动的来临。
平城区44校五(1)班 郭湘晗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周六,我们百名大同日报小记者在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来到市气象局,一起探秘与天气有关的知识。
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气象局楼顶直径达10米的雷达天线。为了防止鸟类的袭扰和雨水的腐蚀,雷达天线外面用玻璃钢材料做成了一个球形的外罩,起到保护作用。
进入气象局,我们首先来到五楼听了专业人员关于气象的讲座,了解到雨和风这些天气都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在三楼参观了天气预报播报厅。在气象观测场看到了很多种气象观测仪器,有量雨器、温度湿度传感器、风速风向仪等。
通过这次探秘气象局的活动,满足和解答了我平日里对大自然雨、雪、风等自然气象不解的好奇心,真是有趣至极,收获满满!
大同大学附属小学二(9)班 李润奇
世界气象日定于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主题,2021年的主题为“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3月20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大同日报社小记者编辑部组织的深入市气象局实地体验采访活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第一次看到了天气预报录播的过程,还让我了解了各种天气是怎样形成的,以及电子天气预报是怎么播放出来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辆皮卡上架着的“导弹”,这个神奇的“导弹”在一定人工干预条件下可以增雨,使我感受到了气象科技的无穷乐趣和魅力。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最后以我们小记者合影留念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气象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