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矫治中小学生“失眠”,须让“良方”真正起效

  老  穆

  据新华社报道,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中小学生必要睡眠时间,并为此对作业、校外培训、游戏等管理作出规定。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多位相关专家经过调研分析指出,近10年来,我国学生睡眠不足问题愈演愈烈。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长未达标。

  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普遍“亮起红灯”,主要原因是学业负担“依然繁重”,孩子们本该享有的运动锻炼、自由活动,被过多过滥的学习任务挤占,连必要的睡眠时间也经常被抢夺,身心健康受到损害。“4岁英语词汇量达3000”“小学一年级学完初二数学”“钢琴、编程不能落下”……课内作业、课外辅导“你方唱罢我登场”,致使不少孩子染上“晚睡综合征”。

  连觉都睡不够,咋能精力充沛学习好?咋能茁壮成长?这已成为全民担忧的“老大难”,事关少儿健康、教育科学、未来发展。

  对此,国家有关部门从义务教育评价、作业改革、提高睡眠质量等多角度出发,发布了多项导向性规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为中小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建言献策。教育部此番专门发出《通知》,提出3个“重要时间”:一是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二是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三是晚上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同时提出“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如此科学、具体的要求,可谓矫治中小学生“失眠”的一剂良方。如何能够真正起效,切实消除孩子们的睡眠“障碍”,需要家校密切协作、精准施策,需要教育部门加强监管、督导落实,更需社会匡正认识,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唯有多管齐下、多方合力、持续纠偏,才能让孩子们睡得好、学得好、成长好。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晚报早评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民生热线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健康
   第13版:疾病防治
   第14版:朋友圈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矫治中小学生“失眠”,须让“良方”真正起效
哄抬“国货”价格 无异于自断门路
公号陷阱
万元可买省级奖,山寨比赛为何那么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