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那些立下的目标你都实现了吗?

后唐同光二年甲申岁(924年)具注历日

  新的一年到了,除了忙着写年终总结,盘算如何花掉年终奖以外,最令人感到振奋的事情莫过于立个flag(目标),毕竟这代表充满期待的新一年的开启!只是,在发完朋友圈或微博的那一瞬间,是不是会觉得这一时刻有些似曾相识,好像去年也立了flag……罢了,不提了!flag这种东西,有实现就有“打脸”,古人也一样!

  A古人的flag立在哪里?

  古时的历代王朝每年都会向统治的地区和认同王朝统治的周边民族政权颁赐历法,宣布正朔,也就是颁布历日(历书)。“正”代表一年的开始,而“朔”是指一月的开始,厘定正朔就是颁布历法的基本内容。

  秦汉时期,印刷术还没被发明出来,所以早期的历书是写在竹简上的,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纯手工定制”。既然是纯手工定制,那么就不太可能完全统一,于是这类竹简上的历书有着不同的名字,如“日书”“历日”“历谱”以及“质日”等。无论被称为什么,历书在古代都是一个奢侈品,极为贵重,通常只有官员才能拥有,所以这一时期的古人若是想在历书上立个flag,还得先去考个公务员。

  当这些古代的官员们拥有了历书后,他们立的flag看起来都很日常,比如记录公务活动、出行记录,同时还会记录一些私人活动。在岳麓书院就藏有一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的历书,里面就记载了这本历书主人的一段旅行记录,他从南郡往返咸阳,这段记录中还提到了许多当时的地名。

  到了唐宋时期,纸张被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也趋近成熟了,古人们就放弃了竹简,将历书直接抄录或者印刷在纸上。这个时候,古人若是想立个flag,那可不是凭着一时的志气了,历书上有大量的信息可以供他们参考。

  比如在敦煌卷轴中,就有后唐同光二年甲申岁(公元924年)的具体注历日。这个历书的内容相当丰富,前面有年九宫图、年神方位、推七曜直用日吉凶注及诸杂忌注,还配有插图,即“葛仙公礼北斗法”和“申生人猴相本命元神”各一幅。除此之外,历书上还记载日期、干支、弦望(即月亮的月相)、节气、物候和昼夜时刻等等。这意味着,这一时期的古人在立flag之前,可以先算算这个flag立下后,究竟会不会实现。

  宋代以后,历书渐渐地在民间开始普及,能在历书上立下flag的古人也越来越多。到了明清时期,历书的印刷量达到了数十万册之多,甚至上百万,古人从几户人家合用一本历书变为了独自拥有。只是,历书的价格仍然很贵,因为它的印刷与销售一直都被官方垄断,也是朝廷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B古人flag没实现时 堪称大型“社死”现场

  古人在拥有历书后,厘定了正朔,他们也应该懂得一个道理:flag这种东西,有实现就有“打脸”。

  现代人的flag倒下后,往往会一键删除曾经发过的微博或朋友圈,这一点古人就比较惨。尤其是稍微有点身份地位,或是有点名气的大咖,他们立下的flag,或许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总有人帮他们回忆。每一个flag倒下的瞬间,就是古人们的大型“社死”现场,并且一旦“社死”,就是千百年,可见互联网的记忆不如史料典籍深刻。

  史上最霸气立flag者当数秦始皇。秦始皇在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就给自己取了一个霸气的称呼“皇帝”。某天,秦始皇一冲动就跟天下人敞开了心扉,他立下了一个flag:“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或许从那一刻就注定了,立下的flag总带有一些不祥的预感,结果在公元前207年,秦朝二世而亡。

  不过秦始皇用不着害羞,他只是被打脸一次而已。历史上有个人在同一时间,曾连续立下了三个flag,然后又被“打脸”三次的就是曹操。

  据说当年曹操赤壁惨败,退走乌林之时,他看见树木丛生,山川险峻,不知道眼前的景象刺激了他哪一根神经,他忽然在马上大笑不止:“哦吼吼,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果是我用兵,那么我就会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曹操笑音未落,两边鼓声震响了,火光竟天而起,吓得曹操几乎要坠马。原来赵云率领人马杀出,幸亏徐晃、张郃双敌赵云,曹操冒烟突火而去。

  按理说,一般人flag倒下后,至少也要老实一阵子,但曹操不是一般人。当他的大队人马冒雨到达南彝陵葫芦口,大家该晾衣服晾衣服,该烧饭烧饭,结果曹操像是被点了定时笑穴一样,又开始仰面大笑:“我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曹操刚简短地发表了一下他的用兵感言,打算立个反败为胜的flag,结果笑出了一个张翼德!两军混战之时,曹操只能骑马逃跑。

  到了华容道的交叉路口,曹操认为数处烟起的小路是诸葛亮的疑兵之计,偏要走有炊烟的山间小路,还要求他的残军败将在坎坷泥泞的险道上填薪而行。估计将士们心里会默默祈祷:“路难走没关系,求求你别笑了……”

  谁知,曹操的定时笑穴又自动点开了,他立下了第三个flag:“人人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我的看法,他们都是无能之辈。如果我用兵的话……”这下又笑出了一个关云长。曹操没有能力抵挡,只好打感情牌,求他能网开一面。关云长这个人厚道啊,于是让曹操离开了。

  这一情节虽然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但流传甚广,世人皆以为真。估计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是“梗王”。除了曹操以外,书中还有魏延“谁敢杀我”,韩馥“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王朗“只需一席话语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或许《三国演义》还应该有个别名,就叫《论英雄们的大型“社死”现场》。

  C 目标还是要有的

  万一实现了呢

  史上最有名且立住了的flag必须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这句话包含了两个flag,前者立的是事业,后者立的是爱情。

  我们先来看刘秀在事业上立的flag,他说“仕宦当作执金吾”,执金吾原是古代保卫京城的官员,公元前104年由中尉更名而来。西汉时,执金吾的权力很大,担负京城内的巡察﹑禁暴﹑督奸等任务,掌北军,和掌南军守卫宫禁的卫尉相为表里。

  这个flag立下后,刘秀为了能将flag永远地立住,先是在天下大乱时,追随其兄刘縯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当刘縯被斩杀后,刘秀便与更始帝决裂,后又建立了东汉,定都洛阳。在经过了长达十二年的东汉统一战争后,刘秀励精图治,东汉逐渐形成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

  由此可见,刘秀的前半句flag不仅立住了,还超额完成了,从前他向往的执金吾都归他管了,而后半句“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个flag,早在他尚未发迹时就已经立住了。他与阴丽华的婚姻经历了战乱与政治斗争,其间数年不见,阴丽华甚至都做好了离丧的准备,好在刘秀入主洛阳后,就将她接到了身边。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笔墨去记载这段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婚姻,但有个细节足以证明刘秀与阴丽华的感情深厚。

  除了刘秀,明朝的于谦也是一位挺flag专家。据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听人讲文天祥的故事,于是他决定把文天祥作为终身的偶像,并且立下雄心壮志:“我要做文天祥那样的人!”

  从那以后,于谦真的是时刻把这个flag放在心中。比如某天见到别人家建造房屋,运来许多石灰,于谦就写了一首题为《石灰吟》的诗,其中就有千古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阶段的于谦,他的flag还只停留在独善其身的阶段,他表示自己愿意像石灰那样经受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的历练,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能名留青史就行。

  又过了一阵子,于谦的flag升华了,他在家烧煤炭取暖,见炉中煤炭燃烧,他就写了一首《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次,于谦的flag从独善其身变为了兼济天下,他愿意为了天下苍生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甚至生命。

  这个flag一挺就是数十年,当于谦走上仕途后,为官清廉,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年少时立下的誓言,他保卫京师,铲除奸党,辅助朝纲……他最终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无论flag立在哪里,是立住了,还是“社死”了,这并不重要,因为立flag就是希望的开始。当我们拿起手机,准备立下新年的flag时,请记住“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立志后,还须笃志。

  据《北京青年报》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综合
   第04版:时事综合
   第05版:时事综合
   第06版:档案
   第07版:电视连载
   第08版:印象大同
那些立下的目标你都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