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亚琴) “头脑并用”“我爱读、我能背、我会说”“快乐运动”……连日来,我市各学校积极探索教改新模式,以“无纸化”方式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期末考核,真正实现减负目标。
1月5日至6日,大同大学附属小学采用“模块化、情景式、活动式”的互动乐考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达成情况进行全面、综合性评价。语文精心设计了朗读、口语交际、背诵等形式,数学设计了口算、排序、列算式等内容,美术用画一画、折一折来测评,体育通过跳绳、列队来检验。同学们完成每科的测评后,老师会在个人“硕果累累”的树上进行等级评价。
1月7日,平城区19小给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准备了一次生动有趣的乐考活动。学生们手持闯关卡,逐一通过词语认读、课内积累、口语表达、口头计算、解决问题等环节,展现自己的口语表达、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孩子,你回答得非常棒!”11日下午,市实验小学的教室里项目式学评正在有序进行。该校一年级以即将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为主题,将各科题目与冬奥会知识进行有趣融合;二年级则以“文明创城 行动有我”为主题,以情境将语文、数学、道德与法制、音乐、美术等科目的测评活动串联起来,让学生在乐学、乐评中快乐成长。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平城区49小、文兴小学等学校也通过设置“数我最棒”“猜猜我是谁”“争分夺秒”“拼音小能手”“识字小能手”“小小演说家”等关卡,让孩子们在闯关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在展示自身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