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鑫) 交通银行大同分行营业部成功帮助客户识别一起“交通助学贷”APP诈骗案件,使客户免遭经济损失。
近日,一对年轻夫妇急匆匆来到交通银行大同分行营业部,声称要办卡转账。当班柜员例行询问客户是否认识收款人,客户说并不认识对方。转账金额较大,且又不认识收款人,这样的情况立即引起柜员的警觉,通过进一步询问,客户表示他在一款银行APP上申请了一笔金额为20万元的助学贷款,但是要先给对方转账6万元的保证金。听完客户的讲述,柜员发现客户通过短信链接下载了一个带有交通银行标识的名为“交通助学贷”APP,进入该APP,操作界面很单一,且多处带有繁体字,只需要提交客户手持身份证照片及证件照正反面即可发放贷款。
银行工作人员联系了贷款公司,询问对方姓名、工号时均无法提供,并且得知银行工作人员身份后,情绪激动,质问银行,客户钱到不了账谁来负责?随后,又询问电子版贷款合同为何是交通银行公章时,对方只表示这并非交通银行的贷款产品,他们是网贷公司,随即挂断了电话。
客户此时才明白原来是电信诈骗,于是停止了办卡汇款,并感谢银行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帮助他们避免了资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