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家校携手战疫情 安全快乐度寒假

平城区44小老师教孩子们七步洗手法
市实验小学老师为学生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平城区47小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假期安全常相伴”主题教育

 本报记者 田雁 摄影 戎禹仁  

  寒假已至,疫情未去,为了让师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文明、详和的寒假,全市各学校加强家校联控,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堵牢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出现的漏洞,用实际行动和有效举措筑起校园疫情防控“隔离板”,确保师生平安度假。

  严格防控措施

  织密学校疫情“防护网”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做好全市师生和学校的假期疫情防控工作,增强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市教育局日前下发通知,从压实疫情防控责任、严格假期校园管理、加强重点人员管理、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强化应急值班值守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完善学校疫情防控链条,确保师生行程可追踪、健康可监测、安全有保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每天锻炼1小时,增强抵抗疾病能力。

  市教育局要求,寒假期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及师生要严格执行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及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寒假期间尽可能少外出或者不外出,如确需外出,要提前向学校报备,严禁中高风险地区出行。各学校必须“一对一”精准掌握所有师生假期的健康状况和行踪轨迹,师生员工和家庭成员如实填写《健康管理跟踪卡》,并每日上报。如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密切接触史等情况,第一时间逐级上报。

  寒假期间,各学校将实行封闭管理,师生员工进出必须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和“亮码”通行,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入校。同时,利用寒假全方位改善校园和周边环境卫生条件,加强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消杀工作。

  为了切实保障学校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正常运转,各学校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专人24小时在岗值班和疫情防控人员在岗执勤制度,同时建立离校师生员工工作台账,精准掌握每日健康状况、行踪轨迹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中高风险区旅居情况,做好假期动态跟踪管理。

  为了防止校外培训机构反弹,各县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强监管,协同有关部门全面摸排,严肃查处位于居民小区、写字楼内等场所的“地下”违法违规培训机构。

   做实家庭守护 

  打好家校联控“组合拳”

  连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以《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减少孩子不必要的外出、旅游、聚餐等活动,做到错峰出门少停留、人群密集少参与、饮食分餐用公筷,尽量减少家庭访客,不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全方位做好自我防护;要与孩子一起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或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门诊或定点医院就诊;若家庭成员或孩子出现确诊或密切接触等情况,及时告知班主任老师;自觉遵守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和家人共同学习,互相监督落实。

  各学校还积极协调家长做好学生健康管理、自我防护、心理干预疏导等工作,全力构筑家校联合防线,护航学生健康。

  为确保学生假期安全监管教育“不断档”,我市各中小学在组织好主题班会、开展好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电话、微信群、校园网、公众号等载体,建立更加便捷和通畅的家校沟通渠道,进一步实现学校安全教育和家庭安全教育有效衔接,敦促家长配合落实好学校各项安排,履行好监护责任,时刻给予孩子防疫提示,实现家校同心、家校共育、家校联控。

  市实验小学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微信群,向学生和家长发出《疫情防控重要通知》,宣传科学防控知识,要求家长假期仍保持与学校教师的通讯畅通,熟知学校应急处置预案,关注学校和老师发布的通知要求和温馨提示,密切配合学校工作,按时完成信息填报和教育教学各项要求。

  1月10日下午,平城区47小专门邀请大同铁路运输检察院工作人员,对全体学生进行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假期安全常相伴”的主题教育,让孩子们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合理安排时间

  做到学习休息“两不误”

  寒假来临,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假期“玩野”了,开学后跟不上教学进度。对此,大同二中校长王丽表示,放假不是“放羊”,不同学段的学生都应做好假期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假期生活。

  假期既是孩子学习新知识的“预习期”,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的“巩固期”。“放假后,家长要提醒孩子按时完成寒假作业。首先,根据寒假作业量,合理安排每日的学习计划;其次,督促孩子静下心来,将作业中的习题与课本上的知识及概念紧密联系起来,让寒假作业发挥其作用。”王丽说,“利用假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认真查找平时学习中遗漏的知识点和薄弱环节,并将其补齐。同时,可以好好整理、总结错题本,将错误的原因和不清晰的知识点加以重点记忆。待孩子把这些知识点全部弄懂后,再预习新知识,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用心陪伴孩子,别让电子设备成为孩子的生活‘保姆’。规定每天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引导孩子文明、绿色、健康上网,不沉迷网络。”市实验小学校长王玉荣说,寒假期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订阅读计划,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阅读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童话、寓言等优秀文学作品,再写出读后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别样寒假,王玉荣给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家长应督促孩子观看一些爱国影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小区内参加体育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孩子帮父母或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扫家、擦桌子、倒垃圾等,不仅能培养孩子勤劳、有耐心的品质,还能让孩子更加独立;让孩子在家中体验春节民俗文化,给孩子讲讲有关春节、元宵节的民俗故事,和孩子一起剪窗花、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通过面对面的亲子交流、互动玩乐,增进亲情,体验快乐,感受不一样的年味儿。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主题策划
   第05版:社区365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奥前奏
   第11版:体育
   第12版:消费
   第13版:消费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家校携手战疫情 安全快乐度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