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生近期陆续完成了本学期期末考试,这是“双减”政策落地后首个期末考试。多地小学、初中创新考核模式,有的低年级将传统的纸笔考试转化成了游园活动和游戏,折射出中国基础教育“乐中进取”的转向。
2021年7月中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双减”政策落地,为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变革。2021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运用考试结果等。
在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老师们给一二年级准备了一场期末“主题游园会”。学校结合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根据7大赛事项目设置了7个学科“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冬奥会的乐趣。
在“冬奥入场式”环节,学生们识读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名称,用字典检索不认识的字。游府西街小学校长万代红介绍:“部首查字法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的重点,我们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鼓励小朋友们不仅要‘学语文’,更要‘用语文’。”
成都市实验小学课程中心主任白雪告诉记者,今年期末该校一二年级学生用两周的时间展开了一场“萌虎出动,超级派对”。这场期末“派对”既有项目成果分享,也有游戏化的学科综合评估,还有文艺展示等,将孩子的成长呈现得更加全面具体、直观生动。
成都市教育局表示,“双减”背景下,考试方式的转变让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手段,将学科核心素养测查的关键要素创造性地融入“轻松闯关卡、乐学伴成长”项目活动中,用多维度、多形式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助推“双减”政策落地。
当然,“双减”并不等于一玩到底、“躺平”了事。针对义务教育高年级阶段学生,各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淡化了成绩,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艺术等能力培养。
甘肃省教育厅表示,学校在高年级考试和作业布置上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间教育界专家认为,“双减”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让学校、家庭与社会在卸下“分数包袱”的同时,更多人关注儿童本身的成长。
这学期,白雪作为语文老师带着成都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二班的学生“办报纸”,并在当地美术馆展出;孩子们共同参与设计《栩栩多多》杂志特刊,拿到了人生第一份稿费;而在期末语文学科项目展示中,孩子们尝试用所识不多的汉字和拼音尽情“写书”,一本本“小小书”被展示在了学校附近的咖啡店里。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中部校长张发新介绍,该校这学期期末评价也不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而是将过程性评价融入日常:每月小评一次,年级每半学期(期中、期末)各评价一次等,评价结果以等级制呈现。同时实行“六维评价法”,要求学生评价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考量。
万代红说,今后学校会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在“应教尽教”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施教;进一步完善学生培养评价体系,鼓励多维度评价方式;同时,进一步深化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