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超越》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该剧聚焦冬奥重点项目短道速滑,讲述了短道速滑小将陈冕凭借热爱和意志,从青岛队运动员成长为国家队运动员,站上北京冬奥会赛场的励志故事。
《超越》入选了由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的“我们的新时代”主题电视剧重点项目。该剧聚焦冬奥重点赛事短道速滑项目,通过三代运动员的奋斗、成长,讲述“超越竞技、显影时代”的冰雪运动故事。导演张晓波采用创新性双时空叙事手法,聚焦以陈冕为代表的新生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及以陈敬业、郑凯新、李贵民、吴庆红为代表的老一辈运动员、教练员,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中国短道速滑兴起至今30多年的风雨历程。不同年代的两支短道速滑队伍形成对比,交叉叙事。无论是第一代中国短道速滑人,还是以陈冕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运动员,都在用汗水与意志超越自我,为祖国争得荣誉。
在创作过程中,《超越》总编剧李嘉发现,最打动自己的往往不是如何夺冠的故事,而是无数普通运动员在奋斗之路上的那些遗憾、无奈、两难抉择和最终甘愿做出牺牲、成全他人的故事。在他看来,“牺牲”这个主题贯穿始终。“运动员个人成就的实现和他们所背负的使命责任之间常常有着矛盾。对这个矛盾的两种解答方式,展现了上一代和新一代体育人不同的竞技观。
《超越》先后展现了12场大小赛事,包括平昌冬奥会、世界精英赛等国际大赛。为了还原真实的赛事场景,剧组在青岛搭建了两个带看台的全新冰场,一个场景仅钢材用量就达85吨。此外,还在青岛、烟台、哈尔滨租用改建5个冰场,并先后动用了100多名省级以上的运动员协助拍摄,群演达到两万人次。“一切为了写实再写实。”该剧总制片人苏晓说。
《超越》由李嘉任总编剧,张晓波执导,李庚希、胡军、沙溢、涂松岩领衔主演。没有前作能参考,更没有经验可复制。打开主创们的履历,不懂短道速滑、不懂冰雪运动、不懂体育竞技,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难题。零经验选手要上新赛道,苏晓说,只有为“真实”下苦功。在剧组,年轻演员全都提前两个月开始冰上训练,苦练基本功,几乎每天都有人受伤。“在户外野冰场,演职人员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下,连续4天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苏晓说,“《超越》剧组没有偶像明星,只有合格演员。” 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