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行走大同 收藏年味

• 广灵福字窗花
• 车河农耕展馆
• 得胜堡
• 楞严寺

  虎年春节将至,在人们备年货、迎新春的忙碌节奏中,有关年味的话题再次出现于彼此交谈中。不少人感叹现代生活对传统年味的淡化,让春节不如儿时那般欢乐有趣。其实,大同的传统年味始终未消散,这里为您奉上一份寻觅年味的不完全指南,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收藏。

  第一站  广灵窗花美

  若问一个大同人,啥最能体现春节氛围,十之八九会提到窗花,张贴精巧多样的窗花,意味着春节的到来。说起本地窗花,广灵当仁不让名列前茅。

  广灵窗花又名广灵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历史久远、表现形式独特、题材丰富等特点在我国剪纸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近几年,随着广灵窗花名声在外,身价也越来越高。不过,当地年节市集上仍能见到老年人巧手剪出的缤纷五彩。

  与机器批量生产的塑料窗花不一样,广灵窗花以纯手工见长,手法综合剪刻点染,构图生动、表现传神、做工精湛、色彩丰富。表现题材与内容方面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妙趣横生。

  新春佳节应景的窗花该如何选择?首选是吉祥图案,国色天香富贵牡丹,幽雅高洁俏丽兰花,五子登科家运兴旺,鲤鱼跃龙门富贵盈门……精美的窗花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点出浓浓春意。

  收藏好窗花,来一碗接地气的荞面饸饹,最能在冬日挑逗年节的味觉,再打包一份“广灵八大碗”,与亲友们共同分享,快乐加倍。

  第二站  天镇佳酿香

  春节家人亲朋团聚,少不了美酒祝兴。好酒何处觅?天镇必去。

  天镇白酒,本地酒的翘楚。面对汾酒、二锅头、五粮茅台系列的强势,天镇酒的作派有些小家碧玉,不争不抢,独自芬芳。不过,汾酒清却烈,二锅头烈而劲,五粮茅台香中带刚,不适合酒量不大却酒瘾不小者。天镇白酒个性轻柔绵善,不以凛冽欺人,朴实无造作,内敛无张扬,入口顺滑,后劲温和。

  考天镇白酒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明代隆庆年间,天镇新平堡设马市,为国家级贸易榷场,每逢开市,长城内外商贾云集,把酒欢歌,天成卫遂有商户集粮酿酒以供市场所需。天镇白酒以南洋河北岸的泉水酿制,此泉素有“边城第一泉”美誉,属深层地下水,水质清纯,富含多种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此为底,配以纯粮发酵蒸馏,口感自是不差。

  频举杯,意兴足,酒入口,身心暖。佐餐推荐当地炖羊肉、芫荽炒羊肚,再加上一碗香喷喷的抿豆面,十分舒坦。

  第三站  灵丘农家乐

  近年总听到“年味越来越淡”“怀念小时候在村里过年的感觉”之类的感叹。确实,现代生活方式冲击下的春节,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不过,遗憾并非不能弥补,来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旅游园区,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农家春节呗。

  园区位于灵丘县南山东部,隶属红石塄乡,包括上车河与下车河两个行政村,按照“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改造后的村庄,山水旧居完美结合,既保留了晋北传统山地乡村风貌,又加入众多田园观光休闲项目,融生态游、乡村游、民俗游为一体,乐趣多多。

  住宿就在农家。房舍内部干净整洁,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推开门,田园春色扑面而来,院内鸡鸣之声互闻,院外山鸟啾啾鸣叫。漫步村中,一派祥和安宁,农家博物馆里展出的各式农具、老物件给人以浓浓的怀旧之感。村头走走,加入本地老人的闲聊,从朴实的话语中感受脱贫致富达小康后的喜悦。

  游逛半响,一顿丰盛的农家饭最值得期待,家养鸡、自种的菜、新鲜的粮,配以原色烹饪方法,味道纯美,回味无穷。

  第四站  新荣祈得胜

  南方人过年,吃穿出游讲究“意头”,预示一年中大吉大利,诸事顺意。其实北方人过年有着同样的心理企盼,比如新荣区过年去得胜堡的年俗,即预意新一年事业顺利,心想事成。

  得胜堡,位于大同市区正北35千米。《大同县志》记载,“堡方二里,高三仞,厚二仞余,门楼二,明嘉靖十八年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周“三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历史的得胜堡曾见证民族融合的灿烂篇章。隆庆五年(1571年),明蒙达成协议,罢兵燹,开互市,在得胜堡举行隆重敕封仪式,封蒙古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大同、宣府等地马市,交易物资互通有无,蒙汉融合发展共创辉煌。

  “得胜”一名,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又揉合进普通百姓对生活事业的期许,被赋予进取、进步、成功等多个含义。近年来,新荣区借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同段)建设的东风,着力打造得胜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传递春回大地、昂扬向上的文化主题,走得胜门、游得胜街、举得胜旗、擂得胜鼓,锚定新目标,激昂新斗志。

  第五站  云冈步步高

  旧时大同人过年讲究登高,特别是读书求取功名的学子,寓意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登高者,有人去城墙,有人去采凉,还有人去焦山寺。

  焦山寺位于大同城西30千米,云冈区高山镇北,依十里河北岸的山坡而建,寺庙呈阶梯状,共五层。底层最宽,建有佛殿僧舍,随后拾阶而上,借山形开凿石窟若干,窟形半圆,后倚岩,前建檐窗。窗外有山道转迴,紧凑处仅容一人通过。顺山道攀行至第五层,眼前豁然开朗,天地壮阔,气象不凡。

  古人登高,常与心境契合,渴望借天地灵气助事业成长,希望扩胸怀视野立大志守恒。焦山寺最高处建有三层六角砖塔一座,超然山体寺庙,远观如文峰笔尖高立魁首,恰合学子企盼。

  登高归来,最适合来一顿大同什锦老火锅,取团圆美满,高升旺涨之意。

  第六站  左云平安游

  正月初八,大同人又称之为“八仙日”。这天,人们多结伴出游逛庙祈福,有“游八仙,祛百病”的说法。大同城里人常去华严寺,当然也有虔诚者游得更远,比如左云楞严寺。

  说起楞严寺,今人对其了解不多。殊不知,历史的楞严寺与云冈大菩萨、应县释迦塔、浑源悬空寺齐名,一度曾名列晋北三大名胜,还有过“沧州的铁狮、应县的塔,比不上左云藏经阁”之说。史载,楞严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明清两代多有扩建重修。今天寺院的规模形成于本世纪初,占地260亩,包括寺院、广场和楞严寺公园三部分,寺院五进院落,坐北向南,布局工整,建筑精巧,梵宇崇闳,清净庄严。寺名楞严,为梵语,中文译为大定,是一切定的总名,代表一切事圆满。普通民众或对佛经义理知之有限,但追求平安圆满的意念倒与楞严自然相合。

  当地有俗语,“八仙庆寿,黄糕泡肉”,这是岁月研磨和过滤后的美食智慧吧。甜甜的糕,香香的肉,寻常中透着不寻常,代表着生活的幸福与和美,久久难忘。

  文/图   温鹏毅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主题策划
   第04版:社会
   第05版:社区365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奥前奏
   第11版:奥前奏
   第12版:消费
   第13版:消费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行走大同 收藏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