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枸杞成了“香果果” 牛寺沟唱响致富歌

枸杞丰收(资料照片)

  春节临近,云州区吉家庄乡牛寺沟村出产的枸杞,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好礼物。近几年,牛寺沟的村民依托枸杞种植甩掉穷帽子、过上好光景,热销的枸杞也为牛寺沟的农村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最近,村里又谋划新一年的新项目,要让山沟沟里的致富歌唱得更嘹亮。

  牛寺沟村地处马头山下、桑干河南岸,过去,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生产条件差,村民只能种植玉米和杂粮,收入很低。

  穷则思变。2016年,村党支部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在市、县农委的帮助下,打机井、铺管线,对所有坡耕地进行了平整,在山沟沟里开发出水浇地800多亩。在改善生产条件的同时,该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引进了既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又能治理生态环境的枸杞种植项目,大力发展以枸杞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决心蹚出一条脱贫新路。

  2016年,牛寺沟村将1030亩坡地流转给企业发展枸杞种植,枸杞基地从宁夏引进的枸杞种植,通过不断改良,适应了大同的水土和气候,枸杞产品逐渐走向京津冀等大市场。特别是近几年我市连续举办成龙电影周,国际影星成龙多次称赞大同的枸杞好吃,为牛寺沟枸杞拓展了市场。

  如今,牛寺沟的枸杞已成为人们争相品尝、釆摘的“香果果”。村民们土地流转每年每亩收入180元,还能在枸杞基地打工,每天能挣100多元。该项目负责人王华说,枸杞盛果期大概需要采摘工60到80人,当地农民在采摘季的3个月里,人均可以挣到1.5万元。

  “我家种了40亩地,一半种青椒、大葱、白菜,一半种谷子和玉米,谷子、玉米都是机械化耕种,加上在枸杞基地打工,每年收入都在9万元左右,日子过得可真是舒心。”说起如今的光景,52岁的庞秀峰满脸笑容。

  种地机械化,家门口打工,收入比几年前增长了好几倍,牛寺沟产业兴旺,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尚铁军

 
     标题导航
~~~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备下春节文化大餐
市疫情防控办发布紧急提示~~~
~~~新加坡旅游推介会推介大同 历史文化和景区景点
~~~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综合
   第04版:时事综合
   第05版:奥前奏
   第06版:广告
   第07版:电视连载
   第08版:说法
品书香 赏艺术 逛展览
近期有杭州安顺上饶 旅居史人员请报备
游山西从大同开始
慰问“最美家乡人” 拜年祝福送温情
枸杞成了“香果果” 牛寺沟唱响致富歌
市生态环境局灵丘分局获全省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