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剑) 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采用免费试用体验、讲座授课、专家义诊、赠送礼品等方式,诱导老年人花高价购买假劣保健品。24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识较弱实施消费欺诈的问题,向社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消费陷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则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同时,还采取免费送鸡蛋、水果等手段,诱导老年人每天参加他们的宣讲,雇人营造会销现场热火朝天的场面,由所谓的专家点滴渗透洗脑后,向老人高价销售他们的产品,甚至实施诈骗。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老年人,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保健常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在选择旅游机构时,要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不盲目追求便宜,并签订正式旅游合同。当自己不能辨别物品真假时,需谨慎购买。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沟通交流,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