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穆
这几天,有关“超级月亮”的新闻登上热搜,另一个与“月”相关的报道也广受关注,就是遏制“超级月饼”。
近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这份《公告》是有关部门在对30余家企业开展成本调查后,认真剖析“天价”月饼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深层次原因,广泛听取各方面建议形成的。
我觉得,这份《公告》有两个亮点,一是靠前预警,二是必要规范。
过去往往在中秋节临近的时候,才对月饼的制作、包装、销售等提出要求,这次提前两个多月进行明示,一方面掐中了月饼生产“提前量”,另一方面着眼于常态化监管,因为月饼早已不再是中秋“特供”,而是普及到日常。
必要规范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近年来,“天价”月饼层出不穷,个别企业炒作月饼价格,“天价”问题时有发生,在相关部门不断“挤压”的情况下仍有反弹迹象。比如,添加名贵馅料、追求过度奢华包装、混合销售高价商品等,致使月饼背离了传统文化本源,助长了奢靡浪费,带偏了社会风气。
遏制“天价”月饼,对保持理性消费、规范市场秩序、净化社会环境都有好处。《公告》直击消费痛点,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月饼本质上是食品,不可偏离食品属性。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月饼,为的是口味、品质,而非“尊贵的面子”。生产经营者应把资源投在产品质量提升上,把精力放在食品安全上,如此,才能让月饼市场更加规范有序,使绝大多数月饼价格更加贴近大众需求。
抛去华而不实的“里子”,剥掉虚荣攀比的“面子”,让月饼回归传统的“味道”,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