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丙贵
晋蒙交界的长城线上,有一片蓊郁苍翠的山林,当地人称之为“清风林”。这是一位共和国的将军解甲归田后,以顽强不屈的意志开辟出的第二战场。他造福乡梓的事迹在三晋大地广为传颂,他美化山林的精神在绿化战线上成为佳话,他就是“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的张连印将军。
童年的记忆里,写满了磨难,也载满了感恩。1945年,将军出生在晋北边塞一户贫苦人家。4岁时,父亲染病亡故。两年后,母亲迫于生计改嫁。13岁时,相依为命的奶奶撒手人寰。“我是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的。20岁应征入伍,告别家乡时,乡亲们把烤熟的土豆、煮好的鸡蛋塞满了我的口袋,一句句地叮咛,一遍遍地勉励。乡亲们真是太善良了!”言及此时,将军几度动容,哽咽难语。
绿色军营淬炼意志,年轻战士张连印表现出色,忠诚可靠,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敢于战斗,勇克艰难,38岁荣升副师长,后来又当上师长、副军长、省军区副司令员,荣膺少将军衔。戎马倥偬四十载,年届六旬的将军解甲归田,扛起行囊毅然决然回到了阔别既久的家乡——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将军在村子里拾掇出几间窑洞,把铺盖卷放了进去,对迎接他的家乡人说:“过去我在部队报效国家,如今回到家乡要报答乡亲了。”
左云是个历史悠久的边塞小县,有不同时期的历史烙印,多与军事设施有关。有战国时赵武灵王设塞拒胡构建的“武州塞”遗迹;有秦时大将蒙恬抗击匈奴修筑的“秦总戍”防御工程;更有蜿蜒雄伟的明长城横跨北界,成为晋蒙两省的实有分界线。五路山是左云县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塞外野人家,多见石头少见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当地流传已久、挥之不去的记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张将军就从践行这个朴素而蕴含深刻科学哲理的理念做起,让家乡荒芜的山川变成“满眼绿”的“聚宝盆”。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脚下立宏志。将军要征服一座山,铸造一座盎然生机的绿色长城。
集结号吹响,动员令打响。老将军召集乡民,一锹一铲,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山河。修路、通电、打井、修渠、平整土地、育苗,一树一个坑,一坑满脸汗。积攒的家底掏空了,他不辞辛劳,多方面寻求支持和帮助。涓涓细流归大海,汇聚成不可阻挡的力量。五路山树苗摇曳,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20年,初心不悔,山川添彩。曾经荒芜的五路山,而今披上了青翠的绿装。黄鹂鸟飞来了,杜鹃鸟安家了,野兔蹦跳,野鸡群集,狼和黄羊追逐在山里,鹰与隼盘旋在高空。五路山“动物世界”成员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春季百花满园,夏季浓荫蔽日,秋季色彩斑斓,冬季青松瑞雪。蜿蜒的长城掩映在不同的景致中,五路山为享誉塞北的“大同蓝”涂抹增添了一丝靓丽的色彩,成为京城人观光旅游、消遣吸氧的胜地。
然而,当一片片林木覆盖山川的时候,老将军罹患肺癌。但将军没有躺在医院,依然奔波在认定的路上。老将军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抚摸泥土,把心血倾注在了钟情的林木事业上;老将军常年穿行于他培植林木的山间,渴饮朝露,饥餐落英。大自然用百草繁花调酿出最怡人的气息滋养着老将军。在改造自然的不懈奋斗中,老将军身上的病魔竟悄然消退。
张将军前半生领兵,后半生植树,生命里充满了绿色。绿色是大自然最美的底色,是最宜人的景色。山绿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而将军粗衣布履,脸庞黝黑,皮肤粗糙,像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工程,作为一个老兵,我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的最后一个战场。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一位将军的心声,也是一位党员情怀。五路山成为储备财富的绿色银行,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可估量。乡亲们为感激和铭记将军对家乡的贡献,把将军培植的森林称作“清风林”,寓意“清风浩荡,正气凛然”,在林海高处建了一座八角亭,取名“将军台”。
沙场秋点兵,紫塞扬激情。每到“八一”建军节,将军都要领着前来学习观摩的客人登临“将军台”,检阅他的部队。厉兵秣马的将军,放下抢杆杠拿起锹头,正是“铸剑为犁”美好愿景的真实体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为人类在追求自然和谐的征途上揭示出一个新的启示。2021年10月18日,张连印将军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个褒奖成为戎马一生的将军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