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近日播出的现实题材剧《运河边的人们》堪称一曲新时代的大运河交响。如果说大运河故事是个历史悠久、宏大深远的创作主题,《运河边的人们》则将大运河变迁具象于小人物的奋斗故事,以人写事,以事抒情,通过“人、事、情”的共振交响,以小见大地反映出中国文化自信和中国巨变。
正如该剧剧名所示,人是运河的主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大运河沟通着历史和现实,沟通着中国与世界,也沟通着社会与人生的方方面面。剧中涉及各行各业的众多人物,构成了一幅大运河群像画卷。
大运河最美的风景是人,最壮丽的风景是奋斗。剧中,大运河畔的东江市,由于过去一味追逐经济指标,忽略了生态环保,致使千年流淌的大运河变成了污染严重的臭水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市领导成立了“运河综合治理指挥部”,路长河领了河道治理的任务,由此开启了运河儿女保护大运河的奋斗征程。为了使大运河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路长河和运河儿女们更是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克服了一系列压力和困难,最终做到了“还河于民”“造福于民”。
《运河边的人们》中,小人物情系大运河的炽热情怀、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情真意切,尤为动人。剧集开篇,监管河道运输的基层公务员路长河骑自行车、乘快艇,不顾个人安危坚定追击可疑货船,却意外撞船导致乔雨落水。违禁货船逃脱,路长河得罪苏氏集团、挨批停职、分房指标泡汤、母亲肾衰竭,东江市又发生严重食物中毒事件……整个剧的节奏快,跌宕起伏,张力十足,不仅以点带面折射了运河运输的违法乱象,也预示着运河治理工作将会面临重重压力和困难。
令人感动的人物有梁教授。剧中有这样一幕,重病住院的梁家轩穿着病号服,忍着心绞痛从医院冲出,只为阻止运河边的一场开工剪彩。面对经济先行的运河商业开发,梁家轩动情地说:“我们要做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保护者,而不能做文物的毁灭者,否则有何颜面面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如果你们一意孤行,要拆除运河岸边的这些古建筑,那就让你们的车轮从我身上碾过去。”字字千钧,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还有人间真情:梁子言与路长河不离不弃,不管路长河遭遇什么样的困境,她都和他一起守护着温暖的家。正是这种创造美好、守护未来、充满烟火气的百姓真情,才让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充满了希望,不断向前,奔流不息。
《运河边的人们》始于河、立于人、长于情、终于国,向世界展现了大运河的新时代巨变和沿岸人民对运河的付出,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博大厚重的中国运河文化和中国精神。这是对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自强自信的盛情讴歌,是文艺繁荣、文化强国建设征程中的矢志不渝,必将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留下真情的一笔。 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