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援疆“夫妻档” 接力送健康

本报记者 任翔宇
李鸿敏为当地患者诊断、开方(受访者提供)
杜建国指导科室医生分析医学影像(受访者提供)

  今年8月底,市三医院影像科医生杜建国结束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回到原工作岗位,一家三口再次团聚。而此前的2020年10月,同为医生的妻子李鸿敏援疆归来……

  在大同市派出的援疆医疗队,这对夫妻分两批前后脚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夫妻接力援疆”的故事在奇台传为美谈,感动了当地干部群众,他们晶莹的汗水,也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了情系晋疆的闪光印记。

  妻子先行  秉初心演绎民族一家亲

  妻子李鸿敏先行援疆。

  李鸿敏是大同市中医医院的儿科医生,“医治更多的患者”是她从医的初心。多年来,李鸿敏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在工作中历练,一点一滴积累经验,逐渐成长起来。李鸿敏从同学和同事口中了解到,新疆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医疗人才较为短缺,她心中萌生了一个愿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新疆的患者减轻病痛,为新疆各族人民守护健康。

  2019年,得知有对口支援新疆的机会,李鸿敏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年10月,她把刚满周岁的孩子留给丈夫,作为大同市援疆队伍的一员,奔赴兵团农六师奇台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

  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域,语言、时差、环境等差异使李鸿敏有点懵,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到达的第一天晚上,丈夫杜建国为她打气:“克服一切困难,要干就干出成绩!”李鸿敏也暗下决心,要竭尽所能,用热忱和技术服务新疆。

  “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干好工作”成了李鸿敏每天不停思考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总结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案。“到奇台医院后,我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也得到受援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不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同志,我们很快成为朋友。这种融洽的气氛、相互的信任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使我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回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李鸿敏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奇台医院任命李鸿敏为中医科副主任,科室的同志亲切地称她为小李老师。

  针对当地实情,李鸿敏没有局限于自己的儿科特长,而是根据患者情况用中医治疗手段问诊治疗,并协助科室人员开展了冬季“三九贴”、夏季“三伏贴”的应用,为反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防治手段,指导科室医生尝试多种贴敷疗法,为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提供新的外治方法。

  李鸿敏还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教学查房、病历质控,针对具体病例,帮助分析病情和检查结果,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中医医师适宜技术培训教学及科室的业务培训授课,讲解一些安全有效的中医适宜技术,并把自己之前的课题成果带到援助单位,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解除病痛,就特定专题进行系统讲解。

  李鸿敏说,随着中医科就诊患者不断增多,她深刻认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做好“传帮带、师带徒”,把科室年轻医生培养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才能真正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援疆时间是短暂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她把自己会的、自己所长全部教给当地医生。

  李鸿敏最忙的时候,要在奇台医院和农场医院两地跑,为当地患者施针用药,还经常到农场周边进行义诊和健康巡讲。直到现在,当地群众还一直和她保持联系,经常在电话和微信里咨询中医保健知识。

  丈夫接力  献热忱践行责任和使命

  2020年10月,李鸿敏结束援疆工作回到大同,一家三口团聚。尽管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但不时回想起在奇台的工作生活,和丈夫聊起医疗业务,新疆的话题还是那么新鲜。

  杜建国和妻子商量,打算自己也去新疆奉献一份力量。

  “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新疆太需要医生、老师这样的专业人员了,他去挺合适!”李鸿敏非常支持丈夫的决定,也做好了独自挑起家庭担子的准备。

  2021年10月,杜建国随大同援疆医疗队来到农六师奇台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

  援疆期间,杜建国担任奇台医院影像科副主任,通过手把手带教、学术交流、讲座授课等形式,把自己掌握的诊断方法和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们。在杜建国的助力下,奇台医院影像科先后开展了CT引导下穿刺、冠状动脉CTA、肺动脉CTA等先进检查技术。

  根据科室情况、科室设备和人员配置以及当地患者的需求,杜建国把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力求效率最大化。“尽管影像科大夫与患者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较少,但我仍能感受到周围的老百姓对这里的大夫充满信任和依赖,所以援疆的每一天都不能辜负。”杜建国说。

  一年里,杜建国在医学影像科帮助审核签发急诊、门诊及住院报告3500多份,在院内及科室内讨论分析解决疑难病例300多例,在科室内进行知识培训讲座10次,在院内神经中心及普外科进行学术交流讲座4次,参加医联体帮扶下乡活动,深入北塔山牧场、奇台农场和107团三台农场,参加神经中心组织的脑卒中义诊,同时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会组织的“胸痛三联征一站式影像检查”比赛中,杜建国获得二等奖;参与研发的科室科研成果“增强3Dspacestir序列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顺利通过申报,付诸临床实践,惠及当地患者。

  杜建国、李鸿敏以及我市一批又一批援疆医生,把大同温暖传递到新疆。多年来,我市援疆医生巩固强化了受援单位口腔科、超声医学科等专业,奇台医院、奇台农场医院实现了核磁、中医理疗等科室零突破。

  援疆,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这对援疆“夫妻档”不仅活跃在奇台医院,他们的脚步更深入到边境农牧团场、地方乡镇、社区连队、偏远农户,他们积极参加送医送药、健康宣教、健康体检等“山西援疆系民情  奇台医院在行动”系列公益活动,天山南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标题导航
~~~本报记者 任翔宇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社会
   第04版:民生热线
   第05版:主题策划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美食
   第13版:食趣
   第14版:九龙壁艺苑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援疆“夫妻档” 接力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