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产业化的关键是以煤焦油化工产品为原材料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但是我国OLED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我们的项目就是想解决这一问题。”记者在2022年“创客中国”山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现场,采访到了OLED材料量产技术项目负责人之一李伟。
李伟告诉记者,他们团队最初只有10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30人,包括博士7名、硕士8名、本科生15名,可以满足项目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人才需求。技术攻关中,团队协作总是能够带来新的突破。李伟回忆起那段由于项目核心设备难以调试导致实验结果异常的难忘时光,由于国内可借鉴的技术几乎为零,文献资料也是寥寥无几,导致项目无法推进。团队中有人提出使用最笨拙的方法:在网上找相似设备,并逐一与厂商打电话咨询。最终,团队协作熬了几个通宵,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就没有项目的顺利进展。”李伟说。
记者了解到,李伟团队的OLED 材料量产技术从2010年开始攻关,项目基于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以煤焦油化工产品为原料,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材料,包括三基色发光材料、主体材料和传输层材料,相关成果已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8项,正在申请专利5项。目前,该团队已向5家OLED面板企业(机构)销售自主研发的材料,促成相关企业(机构)研发出汽车尾灯、台灯、理疗仪等产品。
攻坚克难,勇于担当。正是一个个像李伟这样奋力奔跑在追梦路上的年轻人,他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树立起新时代青年的良好形象。
本报记者 陈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