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一生勤奋好学,喜读书。无论是在艰难跋涉的长征途中,还是在延安窑洞的煤油灯下,他始终坚持与书为友,苦读不辍。谢觉哉对读书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他都有过详细的论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启示。
攻读法。“读书如垦地,斩棘铲不平。读书如击城,坑道要打通。剩勇追穷寇,寸土在必争。痛打落水狗,不使再逃生。排除其糟粕,缴获其精英。如斯读书者,方可谓之攻。”攻读法是从谢觉哉这首题为《攻书》的诗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他把读书视为“垦地”“攻城”,把书本上难懂的地方比作敌人的堡垒,主张像打仗一样向书进攻,遇到似懂非懂的问题时,必须穷追不舍,直到完全学懂弄通为止。哪怕有一点不懂的地方,也不能放过,必须彻底消化、吸收,否则决不罢休。当然,也不要盲目地服从和迷信书本,要学会鉴别,有目的、主动地汲取书中精华,丢弃糟粕。谢觉哉在11岁时就读完了“五经”,那时买书不易,他就到藏书多的人家去借读、借抄。有一次,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册《昭明文选》,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无法讲明,甚至连教识生字都困难,他便捧着《康熙字典》,把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语句查清弄懂,一点一点地“啃”了下来。1928年冬,组织派他去沈阳执行任务,他在一家日本书店买到了《列宁主义十二讲》,如获至宝。但因不懂日语,又买了一部《日汉词典》,边对照边读,硬是把这本书读懂了。读书贵在用心。谢觉哉始终认为,对于书中的疑难问题,一定要本着寻根究底的态度,把不懂的弄懂、不清楚的搞清楚。
补读法。“过去读的,不够今天用;今天读的,到明天又不一定适合。”谢觉哉认为,个人要想不落伍,就要通过补读,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汲取新经验,否则就会“碰钉子”。应该怎样“补读”呢?首先,要注重积累,“积累知识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搞学问,搞好工作”。谢觉哉深刻指出,“学如植树,枝叶扶疏根必固”。同样道理,一个人学的东西广博而深刻,工作起来才会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其次,读书要注重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把书读“活”。最后,要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多向他人学习请教。
1931年,谢觉哉刚到中央苏区工作时,拟了一个会议通知,却被毛泽东一字不留全改了。问其原因,答曰:“你学!”谢觉哉经过认真比对,终于发现了原因所在——“言之无物,文不对题”,从而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读不易,补读更不易。”对于谢觉哉而言,“补读”不光意味着从书本中学习新的知识,更意味着从自身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思读法。谢觉哉认为,在读书之时,必须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不想只学”或者“不学只想”,都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都“必然大碰钉子”。所以,他主张“俯而读,仰而思”,读书关键是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思考,彻底掌握书中内容和精神实质,“领会贯通,作为自己的武器”。
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后,谢觉哉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部长兼秘书长,后又任司法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等职。在此期间,他注意到陕北人民群众的食盐问题,如果把食盐产销解决好,对改善边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帮助。为此,谢觉哉翻阅了明清以来有关食盐产销的历史资料,从浩瀚的史料中摸清了问题的由来,并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写出详细的意见和办法,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告,提议把盐作为边区主要“出口”物资。这对增加边区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谢觉哉认为,学和行本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中看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以知促学、以学促知、知行合一,是学习的成功之道。
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