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访谈,刘墉大学时谈了女朋友,因为刘墉家庭条件不好,女友家里十分反对。刘墉鼓动女友偷偷从家里偷出户口本,大学就登记结婚。当刘墉自己有女儿了,他居然会对着坐在怀里的女儿叹气:小丫头,别像你妈妈当初那么没良心,被坏小子给拐走了。
多么奇妙的反转,如同完成了一场命运的轮回。
看余纯顺的传记,他一个人独自进入西藏时,他的父亲为他定制好手推车,最初几年的经费,也都是由老人筹措。老人把退休金拿出来,又帮人修东西赚钱。他对儿子说:“你一个人闯西藏还不算壮举,要有我的加入。”父子双双破世界纪录,老人居然陪着儿子走了几千里路。
我常常在想,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真的要打破世界纪录,还是不放心刚刚和前妻离婚,要实现一项壮举证明自己的余纯顺?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新婚丈夫不断从岳父母那里借钱,借到100多万时,因赌博进了监狱。许多人嘲笑那对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只是长叹:我只是希望我给钱多一点,他能对我女儿好一点。那宝贝女儿,成了丈夫手中的人质,让那老人倾尽所有。
每个被爱的人都是人质,每个爱人的人都在付出赎金,赎到最后,把自己也赎了进去。亲情如此,爱情又何尝不是这样。
看徐志摩的传记,写《再别康桥》时,他即将告别恋人林徽因,回到家乡和原配张幼仪离婚。“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他一定是怀着对爱人的无限柔情离开,“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人虽然走了,但心却留在了美丽的恋人身边。
这几年,总是漂泊在他乡,每次离开,都将行李一点点地放进去。总是抱怨自己粗心,因为总会落下东西。其实,现在交通发达,一本书,一个杯子,用快递很快就邮寄到了。就算带全了,都能用得上吗?那心里的失落感,就是所谓的乡愁吗?
在外地的时间越长,竟有些茫然,到底哪里是家乡?算一算,自己在外地的时间竟然比在家乡久得多,故乡的朋友也疏离了,城市面貌也日新月异,竟也生出了陌生感。到底何处是来,何处是往,哪里才是我的故乡?
故乡是什么,所有的故乡都是从异乡转变而来,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而我们只不过是继续了祖先的足迹。
这样想着,竟也觉得自己太无情,不都说,水是故乡甜吗?
许多朋友在外地结婚生子,只是偶尔逢年过节探亲。等到有了孩子,那幼小的孩童,竟很难适应故乡那陌生的环境。等到家乡的亲人也逐渐离世,竟再也没有回去的心思。也有很多父母,等到儿女的工作稳定,将家乡的房子卖掉,追随着儿女的足迹,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作家刘墉在有了条件之后,将岳父岳母接到身边。他对着还未长大的女儿说:真羡慕你的姥姥姥爷,可以一睁眼就看到自己的女儿。
吾心安处是故乡,突然间明白,你的爱在哪里,你的故乡就在哪里。你的生命可能随着恨而停止,却一定会因为爱而漂泊,即使人不漂泊,心也随着爱漂泊。无论是父母之爱,夫妻之爱,还是事业之爱。爱的漂泊,无穷无尽,无止无休。只要活着就有爱,只要爱就注定了漂泊。
——摘自《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