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人间芳华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北岳文艺出版社   庞善强 著

  傻三看见有一个人还在拍巴掌,他便急了眼,走上前一巴掌揍在贾为民的脸上,嘴里还叨咕着:“揍他,馒头、馒头。”贾为民毫无防备,突然挨了这么一巴掌,吓得连连后退,待他看清楚打他的竟然是傻三,便是叫苦不迭:“哎哟哟,傻三,你……”

  “怎么回事?”马文涛威严地盯视着孙财旺。

  “我也不知道。对不起,贾主任。”孙财旺一边说,一边在傻三的屁股上踢了一脚。“傻三,你干什么呢?赶快给我滚!”孙财旺又对村民们说,“你们都散了吧,别围在这里。”

  “大家别走,我们先去走访几户人家,一会儿咱们在黄炳福门前的打谷场见,我邀请大家随便聊一聊。”梅奕瀚说。

  县里的常委们看着眼前这个破败的村子,瞬间都静默下来。一行人浩浩荡荡走街串巷登门入户,详细地了解月城村民的实际情况,他们看望了庞晓武、庞二云、庞秋生等,之后众人来到黄炳福的家里。

  月城村突然来了这么多县里的头头,这在村民们的记忆中还是头一次,大家便纷纷聚集在黄炳福门前老槐树下的打谷场,那场上正在晾晒散发着清香的黄花菜。梅奕瀚站在打谷场上四下环顾,在此可以看到月城村的全貌。常委们便也随着他的目光四处游弋,游来游去,人们一肚子的心思变得越来越沉重。

  “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600多年前繁荣富庶的月城驿,也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笔下那个令他彻夜难眠的好地方。我不知道,当你们看到眼前的情景会有什么感受,而我的心里只有痛。今天第一站带大家来到这里,主要是想让你们听一听老百姓的心里话。”

  梅奕瀚说着,向村民们扫视了一圈,“哪个村民愿意先来讲几句话?”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无人敢上前来。孙财旺正打算上前讲几句,却被贾为民从后背拉扯住了衣服。

  “请大家不要害怕,心里有什么话,可以随意讲出来。只有你们讲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我们才能帮助大家实现你们的梦想。”梅奕瀚说。

  庞炳元便慢腾腾地走上前:“那我先说几句。我叫庞炳元,曾经是月城村的支书。领导们都已经看到了,眼前的一切就是我们村的现状。月城村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不是因为村民们好吃懒做,相反我们比其他地方的群众更勤于劳动,我们把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可是,光凭苦力并不能改变人们的根本生活。我们全村绝大部分村民都住在破裂的窑洞里,我们的孩子上不起学,老人看不起病,甚至我们的村民还喝着满是虫子肮脏的水。我们一直在努力,月城村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可是努力来努力去,窑洞还是这座窑洞,水井还是那口水井,我们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啥,我们到底该怎么去做才能活出个人样来。”

  陈孝安接过了话茬:“我曾经是这个村的村长,和庞炳元搭过班子。这贫困的确是害苦了村民,村里的年轻人娶不上媳妇,老年人更是缺少依靠。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走出去了,守在村里没有希望。地里缺水打不下粮,遇上年份好了能多打点,可这粮食又不值钱。谁能帮帮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炳福老哥,你来讲几句。”梅奕瀚对身边的黄炳福说。

  黄炳福看着地上晾晒的黄花,说:“月城村发展到今天的现状,有历史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村里的老人们讲,月城村在北魏时就种植黄花。那时,咱们村东边的沟里是一条宽阔的河,种地浇水不成问题,就算是20世纪70年代初,这沟里的河变成了一条小溪,但依旧没有中断过,村子里也流淌着一股泉水,所以有的人家还在院子里种些黄花。那时候,正处于动乱时期,当时的小农经济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温床,农民养几只鸡、种一些菜到市场去卖,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得割掉。”

  “我爹就是因为这黄花被戴上了‘投机倒把罪’的帽子,结果被活活整死了。后来村里没人敢种黄花了。再后来,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可是沟里没水了,所有的土地成了旱地,人们只能靠天吃饭。我爹走了以后,我在大田里种了三亩多黄花,虽然因缺水长得不是太好,但是它的根系发达,总体来说每年能见收益,总比咱村种粮食好得多。村里人都知道,这么多年下来,我家依靠这点黄花地,生活过得还比较好。”

  庞炳元说:“除了你家,咱村有近五十年没人再种这黄花了,会打理的人少。当然,技术上的事大家可以学,但是家家缺人手,户户缺劳力,这东西费工费时又费力,村子又是这沟沟凹凹,缺少晾晒场地,更缺少蒸馏用的煤炭,所以不是每个家庭都能种植的。要我说,这村子要想发展,还得另想出路。”

  陶利从后面挤进来说:“我就想问一句,咱们县为啥叫成了‘小康县’?古家庄乡凭啥又成了‘小康乡’?”

  梅奕瀚的眉头猝然一紧,他没有预料到,月城村的村民会问出这么敏感的一个问题。梅奕瀚向常委们扫视了一圈,说:“你们谁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此时,沈杰的眉头也紧锁着,他同样重复着这句话:“你们谁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现场顿时静悄悄的,所有的常委和非常委们一个个低下了头。

  沈杰干咳了一声,然后故作轻松地微微一笑。

  “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咱们平邑县的县长叫沈杰,今年四月和梅奕瀚书记调任到这里工作,对于平邑县的具体情况,我俩还不是十分了解。刚才,这位女同志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为什么会成了‘小康县’‘小康乡’?其实,你们在十几年前就应该勇敢地提出这个问题。现在提出这个疑问,虽然很好,但是已经太晚了,因为这是十多年前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今天要来到这里,就是要认真地审视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大家过上好的生活。”

  贾兰兰问:“那我们啥时候才能摆脱贫困呢?”

  “目前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谋划,制定策略,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沈杰说完,他轻轻抚摸了一下喉部,再次干咳两声。

  “我来补充两句。”梅奕瀚说,“关于月城村的情况,我们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目前,古家庄乡党委书记马文涛同志也在积极想办法,逐步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请大家给我们一点时间,我相信用不了几年,我们一定能带领大家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

  魏悦看了一下表,然后附在梅奕瀚的耳边小声说:“梅书记,时间不早了。”

  “大家现在还有没有要提的问题?”魏悦问道。

  现场的群众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好,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村委会转到乡里,乡里会及时上报的。现在,我们还要去下一个村子开现场会,今天在月城村的调研工作就此结束。”魏悦说。

  大巴出了月城村,一路向兴云镇榆树村驶去。梅奕瀚就刚才月城村所见所闻,让大家在车上展开讨论,众人断断续续你一言我一语,车厢里显得沉闷而压抑。

  车到榆树村,兴云镇镇长崔建雄、榆树村支书罗宝才、村民罗胜旭、罗燕、贾进等已经等候在那里。梅奕瀚之所以把今天的常委会重点安排在这里,是因为此前他在乡下调研过程中,已经来过榆树村几次,这里也将是他打算重点发展黄花产业的主战场之一。

  罗胜旭将众人带到一片二十多亩的黄花地,肥硕蓬勃的黄花苗子上依然顶着一簇簇宛若宝玉的黄花,它们在舒展的枝头上摇曳着诱人的光。

  梅奕瀚说:“我们今天的常委会主要是在这里召开,大家还是先来听农民们讲,然后再作具体讨论。”梅奕瀚笑眯眯地看着罗胜旭,“老罗,咱们探讨过几次黄花的事,也算是老朋友了。你先讲一讲,为啥你要种黄花。”

  罗胜旭显得有些拘谨,他看了看众人,缓缓地说:“榆树村过去几乎家家种黄花,但是主要是种在院子里。自打耕地承包到户后,我是榆树村第一个在大田里种黄花的人,一下子种了五亩。当时,全村的人对我很不理解,人们都盼着那田地年年都有收获,谁都不愿意将刚刚分下来的耕地白白闲置两年。等到了第三年,我家那五亩黄花地便见了丰收,一年的收入就把前两年的损失全部拉了回来。此后,这黄花地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我家就成了全村第一个万元户。村里人见我靠种黄花过上了富裕生活,便有一部分家庭也开始试种,但由于种黄花从采摘到加工费时费事,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普遍种的比较少,我却再次扩大了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五亩扩大到十亩,直到现在已经种植黄花二十多亩。”  

 
     标题导航
~~~——访电视剧《熟年》主演张国强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视觉
   第06版:晚报早评
   第07版:社区365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时事
   第11版:时事
   第12版:文娱
   第13版:健康
   第14版:朋友圈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九龙壁 随笔
这次我被自己饰演的倪伟民吸引了
人间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