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露
文明需要传承,道德需要弘扬。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推荐活动,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涌现出一大批“身边好人”,营造了风清气正、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挖掘凡人善举 引领全民向上向善
自2012年以来,我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推荐活动,一批又一批“平民英雄”走出大同登上了更高荣誉舞台,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0人荣登“山西好人榜”、10人荣登“大同好人榜”。就在记者采访时,又一喜讯传来,我市90后退伍军人牛敏入围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记者深入云冈区对其进行采访报道,一时间,牛敏徒手救援坠楼老人的感人事迹成了民众热议的“头条新闻”。
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坚持把评选“身边好人”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建立了好人推荐、好人评选表彰部门联动机制,为好人的不断涌现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要求,在每季度“身边好人”推荐的初始阶段,市、县(区)文明办、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各级文明单位都会广泛动员,通过县(区)报送挖掘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全市掀起寻找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热潮,引领全民向上向善。
与此同时,广大群众也可通过多种方式推荐“身边好人”,各县(区)、各单位按照推选标准和要求,对被推荐人选进行认真考察审核,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在当地公示后报市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经审核提交组委会审议,通过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进行公众投票。最终,根据公示情况、评议情况、考核情况及公众投票结果,提出建议名单向省文明办、中央文明办推荐。
此外,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每年都要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进一步激活“文明细胞”,夯实选树根基。这些活动不仅是评选“身边好人”的基础,也是有益的补充。越来越多的凡人善举成为熠熠生辉的典型,成为群众身边的榜样。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断深入,我市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推选活动,并将评选推荐‘身边好人’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督查考核。”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对各县(区)、各行业“身边好人”推荐、上榜情况定期通报,着力凝聚思想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培育、挖掘、树立典型的长效选树机制,让优秀典型如源头活水般不断涌现。
讲好好人故事 营造崇德向善氛围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我市各级各部门将“身边好人”推荐工作作为“树立城市形象,提升美誉度”的重要举措,并进行强势宣传和广泛倡导。“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已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
“‘身边好人’来自你我身边,广大群众是最好的见证者和宣传者。这些好人已成为我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闪耀在群众身边。”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在大同这片沃土上,一群热心、勇敢、诚信、敬业、孝老的平凡人,用爱温暖了整座城市。
20年如一日“爱管闲事”的“中国好人”葛才贵;扎根山村、潜心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爱托起山里娃求学梦的“中国好人”姚建;踏实肯干、积极进取,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的“中国好人”赵腾;坚守“公道凭心、诚信为金”信条,带动家乡父老共同致富的“中国好人”温军;一把扫帚传三代,在平凡岗位上为美化城市环境作出突出贡献的“山西好人”孙秀兰;10多年坚持做公益,秉承“我奉献、我快乐”理念的“山西好人”仝京原;一身正气、舍生忘死守护群众健康的“山西好人”惠建武;乐于助人、低调行善,用爱心温暖困难学生的“大同好人”李欣;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勇挑重担,用忠诚担当和奋发有为书写新时代税务篇章的80后“大同好人”王小峰;把孝心化作孝行,用善良和勤劳、执着和坚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大同好人”王隆菊……“身边好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熟悉的好人身影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了不凡的事迹。
“‘身边好人’是百姓身边最鲜活的价值观,是群众可感可学的生动教材。”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放大好人效应,我市借助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集中宣传好人事迹,大力弘扬好人崇高品德,让“身边好人”平凡朴素的小故事传递崇德向善的大能量。同时,在市图书馆设置好人事迹宣传长廊,利用官方新媒体及时发布我市上榜“中国好人”“山西好人”“大同好人”的典型事迹,扩大影响力,用他们身上闪烁的精神光芒感召人,促使全民自觉投身道德实践。
关爱礼遇好人 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好人选出来,不仅要推出去,更要给予关爱。打开“中国好人榜”页面,一张张大同籍好人亲切的面孔成为文明大同闪亮的名片。而在表彰好人的舞台上,频频出现的好人身影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行走在市区主干道及街心公园的路上,不少市民会被一些造型独特的“好人事迹牌”所吸引,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教育孩子认识这些好人。这些“好人事迹牌”不仅展示着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还传播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
为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身边好人”的尊重和关爱,着力解决其工作、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我市每年都会对各级各类好人进行礼遇帮扶。比如,逢年过节慰问入围或入选“中国好人榜”“山西好人榜”获得者;邀请赵腾参加大同市春节联欢晚会并录制拜年视频;推荐姚建获评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组织“身边好人”开展优秀事迹巡讲活动;倡导、鼓励全社会开展帮扶困难好人、关爱好人等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好人获得荣誉感、成就感,使自觉践行真善美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
“做好人,有好报。这是时代强音,也是全市上下的共识。”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着力培育时代新人,持续涵养时代新风,为谱写大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凡人善举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奋进的磅礴力量。身边好人是和谐社会最美妙的道德音符,是引领人们择善而从的强大“能量源”,是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力量,是广大群众干事创业、主动作为的身边榜样。相信,随着我市“身边好人”评选推荐活动的逐步深入并迈入规范化、常态化,会有越来越多的好人在云中大地相继涌现,谱写一曲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人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