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剑) 预付式消费在给消费者带来方便的同时,退款难、不合理的消费限制,甚至人去楼空等问题仍时有发生。24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协针对联合发布消费提示,警惕预付卡消费陷阱。
“原本6880元的学费,现在办只需6088元”,为享受优惠,杜女士预付了一年的钱,没想到只上了5节课,商家便关了门。据市12315平台统计,今年5、6两个月,全市各县(区)共受理利用预付费(卡)形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投诉90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增长趋势。其中,涉及服务类813件,包含餐饮、住宿和旅游等20多个行业类别;涉及商品类共88件,包含食品、化妆品等16种商品类别,预付式消费投诉呈高发态势。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协联合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预付消费时应尽可能选择合规的、信誉好的商家,要根据自身需求适度、理性消费,谨慎购买金额高、周期长的预付卡;大额消费时,尽可能签订购卡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消费后注意收集保留消费记录和交易明细凭证。当消费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