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抵制“最终解释权”

  “报舞蹈班送照相机”“买名酒送高品质汽车”“买车还送车”……近年来,商家的各种宣传推广令人眼花缭乱。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商家发布的广告中,“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之类的说法频繁出现。

  长期以来,因“最终解释权归经营者所有”相关条款引发的消费纠纷频频发生,这是典型的“霸王条款”,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法学专家认为,针对“霸王条款”多发的行业,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要进一步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对商家、平台违法行为的巡查和惩戒。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果遇到“霸王条款”,可要求商家删除相应内容,要是协商不成,应勇于投诉。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晚报早评
   第04版:民生热线
   第05版:大同体育史话
   第06版:微视野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时事
   第11版:文娱
   第12版:体育
   第13版:财经
   第14版:楼市大观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缺斤短两太坑人 “鬼秤”泛滥法不容
抵制“最终解释权”
直播带岗 求职求才新路径
误导消费者的“生鲜灯” 是时候关闭了
“研学游”倒卖免费入校名额或涉嫌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