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辛雅君) 小街巷,大民生。古城内街巷众多,这些小街巷不仅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更事关文化保护传承。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2023年古城内配套道路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大有仓南段、后帏角、稍竹巷、师校街南北向、西油店巷、油坊东街、仁和美等多条道路完成施工,准备迎接八方来客。
9月27日,记者在稍竹巷、师校街、西油店巷等道路看到,在道路的起点的石板上刻有道路的名称,其中,稍竹巷北起和阳街,南至鼓楼东街,西临九龙壁景区东墙,东临关帝庙景区西墙,将鼓楼东街、大庙角街、县楼北街与和阳街联通,将方便市民、游客出行。
近年来,为古城在有限空间展示文化脉络,有序聚集人气提供支撑,完善古城路网,市住建局分期分批对古城道路进行修复和改造,保存了以大十字街为干道的棋盘式路网,华严寺、善化寺、文庙、鼓楼、四牌楼、府衙等重要建筑节点构成了古城的主要公共空间。以四牌楼为中心点,永泰、武定、和阳、清远四大街将古城划分为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大同古城因其棋盘格局,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道绵绵巷”之称,正是这些街巷形成了古城内纵横分隔、泾渭分明的道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