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智能手机上的软件也变得越来越多,日常生活类、学习工作类、娱乐社交类、新闻资讯类等各式各样的手机软件层出不穷。手机软件多了,随之而来的是手机广告。不少用户在使用手机软件时遭遇了广告的频繁干扰,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摇一摇”广告,它以诱导用户“摇一摇”的方式跳转到购物页面。
1
所谓“摇一摇”广告功能是指用户在打开一个软件时,开屏广告界面稍有摇晃就会自动进入广告详情页面、跳转打开广告相关软件甚至直接进入软件下载页面。
“摇一摇”广告被很多手机软件作为运营推广手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用手机陀螺仪权限,来触发跳转链接,从而打开广告页面。因大部分手机没有陀螺仪权限开关,用户无法自行关闭,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刚过去不久的购物节日里,很多电商平台向各类手机软件大量投放跳转广告,当用户打开手机软件时,通过点击、摇晃手机等不同方式触发,手机页面就会跳转到购物页面,最后诱导用户观看和消费。
某些软件设计的“摇一摇”功能极易触发,消费者拿手机时稍有不稳、走路时重心稍微起伏或者乘车时稍有颠簸等情况导致身体姿势发生变化,可能都会触发“点击广告”的效果,被迫跳转。
据记者了解,“摇一摇”开屏广告曾广泛存在于用户常用的APP中,包括百度、喜马拉雅、豆瓣、微博、网易邮箱、番茄小说等都会投放此类广告,并显示“摇一摇前往第三方应用或相关店铺链接”。而且记者实际操作发现,“摇一摇”跳转的灵敏度很高,且有一定误触的概率。
网友深受“摇一摇”广告之害
2
“摇一摇”功能由来已久了,依靠机身晃动进行交互,一度被很多App作为运营推广手段,可以用来抢电视红包、识别歌曲等等。但如今,这项功能被滥用在了开屏跳转广告上,以这种方式撬动广告转化。
包括记者本身,不少人都深受其苦,明明啥都没干,下一秒就进入了淘宝界面。记者在打开某拍照软件时,在等待拍摄软件打开间隙,记者拿着手机围围巾,就是因为这一动作,手机进行了“摇一摇”,直接进入到了某电商购物平台,回回如此。如果着急抓拍的话,等待从购物平台页面再回到拍摄软件这里进行拍摄,真的是什么都耽误了。
还有人吐槽戏谑“都不敢咳嗽,怕一咳嗽直接到付款界面了。”
网友苦“摇一摇”跳转广告久矣,好多网友都遭遇过。
网友@会飞的猫:“前几天我接完电话后把手机放到兜里了,忘记了锁屏,没想到等拿出来的时候发现我竟然在某购物平台下了一单,就差付款了,那是因为我设置了输入密码付款,如果是免密支付,估计都完成付款了。太不安全了。”
网友@玫玫杨:“我只是边走路边玩手机,一不注意就自动跳转到第三方的购物平台,完全不经人同意的!实在太恶心了,还以为自己误操作了。”
网友@白天与夜:“我就想知道怎么才能关了开屏广告,本来手机就很卡,还经常弹跳出广告页面。”
网友@污汪工造:“开屏‘摇一摇’广告的设计是谁想出来的?这种设计,对用户来说,绝对是滥用手机功能,是极度的骚扰行为。”
“摇一摇”广告违法侵权
3
不少网友纷纷在群里吐槽这种广告操作是违法的。网友@互联网传道士:“‘摇一摇’广告,其本质是一种误导和诱导行为,他变相强迫消费者观看广告,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此外,‘摇一摇’广告还调用了手机陀螺仪和运动传感器数据,涉嫌违规收集信息、过度索权甚至侵犯用户隐私等问题。”
据记者了解,针对手机广告侵权问题,我国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不得频繁弹窗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或利用“全屏热力图”、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此外,去年5月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应当有显著的关闭按键,确保能一键关闭。
手机软件广告惹人烦,是因其损害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他们没经过用户同意私自取得相应权限,某种程度上侵害了客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这种广告只会给用户带来不良体验,会激起用户的抵触心理,甚至会让用户停止使用软件。面对不断进化的互联网广告,网络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手机软件企业和广告商要把营销建立在消费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之上。
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