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称重断案

  明代人冯梦龙记述的一则通过称重方式断案的故事,让我们见识了古人的智慧。

  西汉有一个叫孙宝的人,曾担任过京兆尹。有一天他外出办事,路遇两个百姓在街上争执,近前询问,原来他们一个是进城办事的农民,另一个是卖酥饼的小贩,农民不小心撞到了小贩的担子上,担子翻了,酥饼全部掉在地上,碎了一地。小贩要求农民赔偿他的饼,农民认赔,但在赔偿数目上起了争执,小贩坚持说他的担子里装了300个饼,但农民凭经验认为担子里只能装50个。

  孙宝看了看地上的碎渣,问小贩:“这周围有没有人和你卖一样的饼?”小贩说:“有,前面不远处就有一个。”孙宝便命令随从到前面买了一张饼回来。然后,孙宝命随从用小贩的秤把买来的饼称了重;又把地上的饼渣称了,详细折算出重量,发现饼渣的重量,正好是买回来的那个饼的重量的50倍左右。这时,卖饼人不得不承认错误。

  唐宝民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冬季大同再发现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晚报早评
   第06版:焦点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文娱
   第10版:体育
   第11版:财经
   第12版:楼市大观
   第13版:档案
   第14版:说法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文萃
古代冬季也有“温室菜”
古代官员上班签到为何叫“点卯”?
称重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