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华) 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瞄准“四大赛道”,特别是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布局,构建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打造科创品牌,以金融之力助力科创企业“加速跑”。
1月29日,山西正宇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姚维荣通过建行手机App,仅用几分钟就成功贷款10万元。他说:“建行的持续输血,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而且方便快捷的贷款方式和给予科创企业的利息优惠也让企业没有贷款压力。”据了解,建设银行大同市分行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为科技型企业开通了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按照“优先受理、优先上会、优先审批”的原则开展工作,保障了科技型企业贷款审批的时效性,并引入“科技评价体系”和“星光STAR”等级等创新评价手段,对科技型企业分层分类制定营销策略并清单制推进,在科技型企业的扶持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截至2023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为66.88亿元,较上年新增5.32亿元。
实现科技创新、产业进步和金融发展有机结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的支持作用,发展壮大新领域新赛道新产业,是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记者从市金融办了解到,今后,我市要进一步强化金融与科技的协同联动,加强科技、金融、产业等领域政策协同、资源对接、信息共享,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适时推出适合初创期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我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做出金融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