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感言
我始终认为,研习并继承传统经典是学习书法而后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以古为范,承继传统,路会越走越宽;所学尽为精粹,会极大缩短自己摸索的过程。在书法艺术上,我始终虔诚匍匐在朝圣经典的路上。
今年4月11日,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在绍兴开幕,赵雁鸿书法作品入选篆书部分参展。
赵雁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协理事、山西省书协篆书专业委员、市书协副主席、中国煤炭书协理事、山西省煤矿书协副主席,还是大同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近年来,其在书法艺术创作领域成果颇丰,2014年,中国书协举办专业大展,他的一副六尺对联成功入选并获奖,是我市首位获得中国书协专业展览大奖者。2015年9月,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当代十位书法家的作品,其中赵雁鸿的作品是唯一大篆类作品。近年来,先后赴巴西、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参展。2018年4月13日,《人民日报》以整版刊登赵雁鸿的书法作品和对其书法艺术的评论文章。
此次再获殊荣,了解赵雁鸿书法造诣的人都感觉实至名归。当记者采访他时,赵雁鸿正安静地坐在工作室潜心习字,他表示,只有一人安坐工作室内拿起毛笔,内心才备觉踏实。多年来,书法已然成为赵雁鸿的一种生活方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这篇名作他经常摹写,让他身居斗室,神驰久远,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相遇,捕捉古人生命气息的律动,积学崇古,笔挟元气,以古出新,韵余于笔,雅韵叠出。
诸书体俱佳的赵雁鸿尤擅大篆创作。大篆距今有3000年历史,自古为各种书体中最难者,赵雁鸿却知难而上,钻研古文字学等相关科目,从字文同源、金石相融、裹锋绞转、中侧兼用等笔法中寻求突破,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专注历练,其金文大篆已有了相当的水准。正如其师王友谊先生评价:“他行笔轻盈而不乏碑版之厚重,结字高远而得商周之神韵。墨气淋漓处显磅礴恢弘,牵丝凝练处透轩然正气,处处给人以优游恰适、潇洒超迈的审美感受。”
赵雁鸿生于重庆,13岁随搞地质勘探工作的父亲来到大同,有着南方人的心性灵巧,在大同的生活让他更喜欢粗犷朴拙厚重的东西,尤为向往一望无际之辽远,心慕大开大合之气象。他自幼喜爱书法,早年习楷,从2004年起,赵雁鸿开始接触大篆,感觉到他和这种远古文字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以《石鼓文》入手,渐次涉猎三代金文甲骨。2006年,进入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指点,又得篆书名家王友谊悉心教导,使其对大篆书法艺术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赵雁鸿明白,篆为近汉字之源,于此可窥见中国字构成的原始信息,以及中国古典社会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他沉浸于碑帖琳琅陈列的繁复线条中,以数十年恒性不变的研习,已然成为自律性极高的仪式化行为,厚积薄发,终有大成。
赵雁鸿学习书法,虽追慕古风,却并非照搬前辈的套路,而是在学古人的同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他将篆书进行草意书写,力求个人风格的鲜明,其书作既拙朴浑厚、深沉苍劲,有古质之风,又清丽温婉、骨秀神清,具雅意之貌。在章法上端庄稳重,很有秩序;用笔则朴厚劲健且疏放率性,线性中参以草法,既显磅礴恢弘,凝重遒美,又予人优游恰适、潇洒超迈的审美感受。
“书法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我会不断审视自己的艺术轨迹,纵向选择追慕古贤,横向努力借鉴当下百家,让自己的书法之路尽可能走得宽些远些。”赵雁鸿说。
本报记者 史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