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天水麻辣烫突然爆火,很多人驱车上千公里去天水,就为了吃上一碗麻辣烫。这些远道而来的美食家们在品尝天水麻辣烫美味的同时,忘不了去游走一下天水市的名胜古迹。除伏羲庙外,最负盛名的麦积山石窟让喜爱天水麻辣烫的食客们不虚此行。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南28公里的陇山丛林之中,秦岭西端北侧,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自然景色优美,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麦积山石窟是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瑰宝而闻名于世,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麦积山石窟是天水市的招牌景区,在火车站广场前就看到了“麦积欢迎你”的广告宣传牌。
据导游介绍,这一宏伟的石窟群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十六国后秦时期(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麦积烟雨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东崖的石窟以涅盘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整个麦积山石窟现存大小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979.54平方米。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现如今仍然展现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其大量精美的古代泥塑造像,汇集了数十个朝代的精美泥塑,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2014年,麦积山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批准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据史料记载,早在5世纪初,著名高僧玄高等就在麦积山禅修,《高僧传》载:“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麦积山石窟东崖第3窟和第4窟之间崖面上原有南宋绍兴二年(1132)题记:“麦积山阁胜迹,始建于姚秦,成于元魏,约七百年,四郡名显……”说明麦积山石窟创建于十六国的后秦时期,此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陆续有开凿或重修。
传说中的神秘石窟
麦积山现存洞窟、佛龛主要分布在西崖和东崖。东崖上主要有西方三佛、散花楼和北周天和年间古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的“七佛阁”、涅槃窟等。东崖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石窟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其左右各有一尊菩萨像,佛祖气宇轩然,威严而又慈祥,菩萨面带微笑。东崖上方是七佛阁,七大佛居于其中,还有数百尊泥塑大小佛像、飞天、金刚等,壁画合计有1000余平方米。
游客在东崖的最高顶,能看到一个名叫七佛阁的大型崖阁,它是石窟群中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又称“散花楼”,位于大佛上方。七佛阁石窟,开凿在离地面5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并排一共有7间大佛阁,佛阁里面有42尊泥塑大菩萨,阁外崖壁上绘有彩色壁画。据史料记载,这是北周武帝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所造。七佛阁中的菩萨都是泥塑而成,个个形态逼真、表情丰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千年皇家石窟
麦积山石窟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而异常惊险。因石窟开凿在山体三面的峭壁上,窟室门口以栈道相连,重叠10余层的栈道通向距地面7米高的窟室,险峻异常。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独具特色,雄浑壮丽。
作为皇家石窟,麦积山石窟建筑要求较高,开窟难度较大,所需木材较多。为了确保皇家石窟的规模和崇高的地位,工匠们需要先将木柴累积,再搭脚手架至接近麦积山巅处,从高处开窟造像,层层往下造。造好洞窟后从层层脚手架中拆除一部分,再留一部分作为栈道便于通行。在麦积山石窟中还有一个被广泛传说的故事,就是关于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的民间传说:为了建造麦积山石窟,工匠们需要砍尽南山的柴火堆积起来形成麦积崖的过程,这个传说体现了古人“愚公移山”般的智慧和毅力。
麦积山石窟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精湛的浮雕和彩绘壁画,这些艺术品以其细腻入微的雕刻工艺和丰富多彩的颜色而著称,生动地展现了佛教经典中的种种场景和故事。从宏伟的佛像到细致入微的装饰,每一处都彰显了艺术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人不禁为之惊叹。因造像中大部分为北朝的泥塑作品,故麦积山石窟有“北朝雕塑陈列馆”之美誉。佛像高鼻大眼,躯体健壮,其形体虽不大,却有宏大的气势,其造型和神韵与大同云冈石窟早期造像风格比较相似。但同时佛像塑造和彩绘则精致细腻,衣纹稠密,充分发挥了泥塑造型技巧的表现特色。
麦积山石窟现保存的造像以泥塑为主,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如北魏前期的魁伟雄健、北魏后期的秀骨清像、西魏的俊秀清朗、北周的珠圆玉润、隋唐的饱满圆润、两宋的写实求变等等。造像体量高大者有10余米,如第13、98窟摩崖大佛;体量小者仅10多厘米,如窟内壁面上的影塑造像。这些造像形神兼备,有极高审美价值,如第78窟主尊坐佛魁梧强健、第44窟坐佛慈悲宽悯、第133窟9号龛弟子笑意盈盈、第121窟菩萨与弟子“窃窃私语”、第123窟“童男”“童女”纯真稚嫩等,充分体现了麦积山石窟造像浓厚的地域特色。
初识麦积山石窟,从远处看,绝壁上的一座座佛像仿佛从山体中生长出来一样,就像是佛国世界里的人间烟火。精美的雕塑和壁画,生动到无与伦比,让人震撼,再一次被古人的艺术造诣所折服。麦积山石窟不同于敦煌莫高窟绚丽的壁画、洛阳龙门和大同云冈石窟壮观的石刻,麦积山石窟主要以精美的塑像著称。它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传承,也让我们更加敬畏和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探秘麦积山石窟,倾听千年石窟讲不完的历史传奇……
文/图 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