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式母爱

  记得有一年母亲节,某节目组安排了几十个成年女性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她们什么也不说,只讲一句:“妈妈,我爱你。”

  接到电话的妈妈们,没有一个给出西方式的回答——“我也爱你”,而是在愣住几秒后,提出形形色色的反问。这些第一反应的回话中,比例高居前三位的是:

  “你怀孕了?!”

  “你工作不顺利吗?”

  “你和老公(男朋友)吵架了?”

  中国式妈妈完全不习惯热烈直白的表达,一听到子女的“示爱”,她们的下意识反应是:天啊,孩子,你出啥事了?

  这些妈妈回话,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眼热鼻酸,但确实很有“中国特色”。

  我也拥有一份典型的中国式母爱,那是被年轻人网上集体吐槽的“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之升级版——作为裁缝的我妈,认真诠释了“有一种美,是你妈觉得这样子美”。

  自打生了我,我妈就兴奋不已地开启了她的生活审美实践。我总“被”穿各种碎花衣、绣花衣、贴花衣,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当青春期的我开始反抗,要求买一件没有任何图案花色、和同学们一样的白衬衣的时候,我妈觉得特别莫名其妙,在她眼里,我一直是小孩子,干嘛要穿得那样素净。她给了钱让我去买白衬衣,自己对着一堆已剪裁好的花布料默默失神。

  中国式母爱,还是你吃到腻味,但一离家又忍不住想念的家常菜。如果你曾偶尔表示出对某个菜的偏好,你会发现家中餐桌上频繁出现这道菜,你爸对这道菜偶尔伸一筷子,还会被你妈递一个白眼。

  等到你上大学了,那道菜会神奇地变成“方便速食版”,被塞进你的行李箱,随你到天南海北。我大学同窗闺蜜,就带了4年梅干菜烧肉“罐头”来校。她说,“我清楚地记得,我只是有一次就着这道菜吃了3碗白米饭,我妈便把梅干菜烧肉当作我的终身爱好。”当然,她亲爱的妈妈并不知道,自己精心填进玻璃罐头瓶的梅干菜每次都进了孩子室友的肚子。

  中国式母爱,是惟愿将自己的美梦完整地复制粘贴给你。表妹从小被姨妈逼着去上钢琴班、舞蹈课,百般不情愿,多次为没有好好练琴,母女发生“内讧”。姨父悄悄告诉表妹:“你妈从小喜欢音乐,想考音乐学院,她练过两年小提琴,后来家道中落,没能继续学……别埋怨她,她太希望你成为一个有才艺的优雅淑女了。”

  表妹继续委屈地学琴,升入初中,终于以学业太忙为由放弃了,姨妈无奈妥协。“钢琴被抬走卖掉的那一天,我妈看我的眼神,比我考试得倒数还遗憾。”表妹说。

  中国式母爱从来不赤裸裸火辣辣,恰如朝雾暮云,含蓄、婉转,让人容易习惯,却总忘了珍惜,甚至有时会厌倦它的紧紧包裹。

  中国式母爱,又是坚韧绵密的,不离不弃地护佑你的每一个晨昏,浸润你每一个在家和离家的日子。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和女儿一同逛街,女儿会抱怨我“妈,为什么你每次第一眼相中的衣服都是花花的?”

  和闺蜜聚餐,发现她在满桌佳肴之外,总不忘记点一盘梅干菜烧肉;才40出头的表妹,多次计划着,退休以后要去老年大学报个钢琴班……

  童卉欣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萃
   第06版:晚晴
   第07版:电视连载
   第08版:科圃
中国式母爱
老妈是导演
处理财产继承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