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燕) 记者昨日从市卫健委获悉,省卫健委近日拟制印发了《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出生缺陷救助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继续在我省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出生缺陷救助项目。即日起,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患儿法定监护人可登录“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微信小程序提出救助申请,最高可获3万元救助金。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救助的疾病种类为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结构畸形和功能性出生缺陷三类。其中,遗传代谢病救助疾病名单有异戊酸血症、丙二酸尿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疾病、先天性胰岛功能障碍、代谢性心肌病、先天性骨病等78种;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五官严重结构畸形7大系统74种疾病;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包括神经、心血管、消化、皮肤、泌尿生殖、五官、免疫、血液、内分泌代谢9类功能性出生缺陷186种疾病。
此次申请出生缺陷救助的患儿需同时满足临床诊断患有《通知》中明确的出生缺陷疾病病种;年龄18周岁(含)以下;家庭生活负担重,能够提供低保证明、低收入证明、特困证明或村(居)委会等开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说明原件;在实施机构接受诊断、治疗、手术和康复;医疗费用自付部分超过3000元(含)等条件。医疗费用补助范围包括药费、床位费、诊察费、检查费、放射费、检验费、治疗费(含医疗机构开具的遗传代谢病特殊治疗食品)、康复费、手术费、输血费、护理费、材料费、输氧费等。救助标准将根据患儿医疗费用报销之后的自付部分,按照救助项目类别,给予3000元至30000元补助。
2024年我省共有18所医疗机构被指定为救助项目实施机构,其中我市有2个定点项目实施医疗机构,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承担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市五医院承担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出生缺陷救助流程包括申请、初审、复审、复核公示、申请救助金、拨付救助金、回访七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