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陕汽大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车间内热闹非凡,在众人翘首以盼之下,我市首辆刚下线的底部换电重卡身披“孔雀蓝”,缓缓驶入人们的视野。这辆在陕汽“底盘+上装”基础上,搭载着上海犀重及盘毂动力电驱动系统和宁德时代底部换电系统,尽管行驶了不足百米的距离,却是我市在打造装备制造业高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征程中又迈出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我市坚定扛起能源革命综合试点使命,锚定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立足资源禀赋,用好比较优势,持续深耕科技(先进制造)、能源等赛道,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瞄准重卡换电市场广阔“新蓝海”,竞逐汽车制造产业发展“新赛道”,加速谋划布局、积极协调推进、全力予以支持,保障了底部换电重卡项目在同“开花结果”。
在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和绿色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绿色交通已成为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该车有哪些技术特点?具备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现场不少人疑惑。“本次下线的底部换电重卡是针对我市及周边的煤炭物流运输场景,全新正向研发的新一代换电牵引车,具有轻量化、低能耗、安全高效等特点,该车型搭载了宁德513kWh电池及上海犀重、盘毂动力共同研发的集成式电驱桥系统,续航里程超350km,百公里耗能较常规电车节省3%,较天然气车型节省10%以上。经测算,五年运营周期内,较常规电机+ANT 牵引车多收益 7万余元,较天然气车多收益18万元左右。此外,该车还搭载自主开发的智能网关和座舱域,电源精细化管理,实现智能数字配电,并匹配360环视、驾驶员状态检测、双预警、盲区提醒等主被动安全配置,整车更安全智能、经济可靠。”企业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
“希望企业继续发挥人才、技术、平台等优势,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与我们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开拓新能源智慧绿色运输一体化应用新场景,强力推动大同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发展,努力将大同建成首个具有完整产业生态的电动重卡样板城市。”市领导饱含期待的致辞,赢得现场企业代表的共识。
项目未来的潜力巨大,不仅在新能源重卡领域技术领先,而且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就在现场,首批200台采购协议及500台战略订购协议正式签署、敲定。
本报记者 李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