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沉浸式+”解锁快乐新体验

▲ 学生们在梦太空嘉年华研学
游客在北魏民俗文化街观看非遗炕围展览 本报记者 于宏 摄

  日前,“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看大同”采访小分队来到平城区梦太空嘉年华。从市区出发,沿着京拉线一路向北,可以看到一座镶嵌着“北魏鹿苑”匾额的牌楼,穿过牌楼,就来到北魏民俗文化街街口。

  走在北魏民俗文化街上,青砖黛瓦,古香古色,久远的气息和记忆纷至沓来,仿佛千年前《鹿苑赋》里皇家园林场的盛况一一从身边掠过。稍一恍惚,就来到了梦太空嘉年华门口,远处一座高大逼真的火箭模型映入眼帘,一下子把大家从历史的长河中拉回现实。

  刚到这里,恰逢云冈区新胜二校的学生们在研学,梁嘉晨小朋友大声地说着,第一个要去梦太空馆看看。跟随孩子们的步伐来到馆里,航天服、宇宙引力体验、月球车……约6000平方米的空间陈列着各类展品、科技装备,生动地记录着宇宙航天的壮丽辽阔。梦太空嘉年华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展厅包括VR、多维空间等多种项目,孩子们可以沉浸式感受广袤星河的浩瀚美丽。

  随后,同学们又打卡了数字潮玩馆、卡丁车馆等10个场馆。徐扬小朋友告诉记者,他最喜欢儿童乐园,这里有积木、恐龙和花花草草。这座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超大儿童乐园,打破传统的器械型游乐模式,巧妙运用声、光、电等元素,加上原生景观,结合水培种植,让孩子们能够置身于“天然氧吧”中寓教于乐。

  从北魏民俗文化街到梦太空嘉年华,记者沉浸式走过了沧桑历史,追赶了星辰大海,领略了智慧农业,感受了童年趣味,体验感十足。这些仅仅是平城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该区深耕文旅消费赛道,锚定全市打造京津冀文旅康养首选地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全方位推动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一”假期,平城区各景区、街区为游客安排了《绣楼招亲》情景剧、《天下大同》实景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带来极好的口碑和传播效果。仅仅是北魏风情街、梦太空嘉年华就接待了将近5万游客,全区4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6.96万人次,非A级特色旅游景点累计接待13.34万人次,成功吸引了市民和游客探寻古都大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今年,平城区还将继续在“文旅+”、文创产品开发、景区建设上深耕细作,加快把文旅产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为古都大同的发展贡献更多平城力量。  

  本报记者   闫昌

  记者手记

  新体验激发新活力

  沉浸式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是伴随着体验经济出现的。就如这座梦太空嘉年华,从常规的“观景”创新为“入景”,体验感“活”了起来。“五一”假期大约5万人次的接待量,也证明了要想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所作为,还是要遵循差异化“布局”,根据游客的体验需求,更加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展现产品的价值,打造出更多与众不同、体验感十足的文旅项目,让古都大同的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本报记者   闫昌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文娱
   第08版:电视连载
我市今年27422人报名参加高考
对口升学职业技能 考试成绩揭晓
“沉浸式+”解锁快乐新体验
平城区妇联举办 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妙笔绘心 筑梦青春
云冈区手工刺绣培训班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