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展示新时代“愚公精神”

灵丘花塔红沙岭纪念馆开馆

  本报讯 (记者 杨海峰) 10月9日,展示新时代“愚公精神”,诠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民造福理念的灵丘县独峪乡花塔红沙岭纪念馆正式开馆,这不仅为“塞外桃源”花塔的青山绿水注入精神内涵,也大幅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近年来,灵丘县花塔村逐渐发展成为周边市县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村被群山环绕,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越,尤其是通往村庄的唯一通道——红沙岭隧道,给游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曾经,距离县城约100公里的花塔村交通不便,被重重大山隔绝,村民们出入需要翻越那座看不到顶的红沙岭。二十世纪70年代,为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当时的公社党委带领村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仅凭简陋的工具和双手,采用原始的土法施工,人工挖掘出了一条长827米的隧道。他们不断拓宽洞口、开凿水渠、修建道路,历经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将这条隧道打造成了花塔村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彻底打破了花塔村与世隔绝的历史。

  如今,风景如画的花塔村,不仅有清澈见底的溪流和宁静清新的氛围,沿途随处可见苹果树、桃树、核桃树和花椒树,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花塔村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情,被誉为“晋北桃源”。该村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园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2年,花塔生态民俗景区更是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沙岭纪念馆占地面积约146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00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达到450平方米,布展内容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岭分塞内外、口携两军镇”“砥砺前行、创造奇迹”及“山乡巨变、桃源入世”,生动展现了红沙岭隧道的地理特点、建设过程,以及其在当地发展壮大的重要地位。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晚报早评
   第06版:社区365
   第07版:焦点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时事
   第11版:文娱
   第12版:消费
   第13版:艺苑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大同综合客运中心正式试运营
与“悟空”并肩探寻我市明代古建
ETF基金受关注
“青马工程”农村班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灵丘花塔红沙岭纪念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