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从云冈石窟看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访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参事何星亮

  “云冈石窟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包容性。石窟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云冈石窟多元文化交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座谈会间隙,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参事何星亮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云冈石窟体现出的包容特质给予高度评价。

  何星亮说,从云冈石窟的艺术形态看,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包容天下的大气。这种包容性体现在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体现在求同存异、和合共生、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文化品格上。既体现在国内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也体现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中。包容性使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充满活力,使中华文明世代传承,延续五千年而不中断。

  “这种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何星亮说,“在新时代下,我们要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需要继承和弘扬包容性,集千古之智、采万国之长,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优秀文化。” 

  本报记者  史涌涛  见习记者 王娜

 
     标题导航
~~~
共话云冈石窟价值 共谋云冈文化发展~~~
~~~——访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家瑶
~~~——访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参事何星亮
~~~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大同新闻
   第06版:社区365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消费
   第13版:艺苑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本月开始
知名专家学者在同论道
加强交流,将云冈的成功经验推广出去
从云冈石窟看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地面游乐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兴趣化 多彩大课间
中小学教资考试笔试成绩8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