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双红 刘剑) “双11”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已陆续开启促销模式。昨日,平城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防范套路。
平城区市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双11”是全国性的购物狂欢节,也是消费投诉的多发期。很多不良商家存在“先涨后降、低价不低”“虚假订单、伪造爆款”“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行为,但由于取证困难、商家随意解释,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如何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呢?
首先,下单前要了解各大平台以及商家的促销活动、预售规则、退换货条件、优惠券使用规则等,对比促销前后价格,警惕先涨价再打折、虚报特价等行为。同时要理性审视需求,切勿迷信“种草”流量。对于主播、博主推出的各类“测评红黑榜”“必备好物清单”“避雷清单”等,要多平台、多渠道比较,对待第三方测评主播、博主的引流优惠信息,尤其是极具引导性的口号,要保持清醒,依据自身和家人真实需要购物。
此外,还要了解退换货政策,明确商品是否享受七日无理由退货和承担退货运费。收货时,尽量当场验货再签收,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和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购物凭证,向商家索要发票或收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与商家或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要及时维权。
这位工作人员还说,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观念,选择包装简单适度的商品,拒绝为不合理包装行为买单。“双11”期间营销类垃圾短信频发,根据相关法律,未经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是违法行为,消费者面对非法促销信息可保存证据,及时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也可登录12315网站、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等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