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哪吒2》冲破百亿票房大关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绽放强大生命力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捷报频传,创造了票房“连环破”的中国影史奇迹,冲破百亿票房大关。随着《哪吒2》在全球市场陆续上映,也引发全球观众和专家的解读。可以说,这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表达的成功范例和向全球输出的大胆尝试,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向经典汲取灵感致敬前辈作品

  中文典籍中最早关于哪吒的记载现于唐代,唐人郑綮在著作《开天传信记》中有过记载。在随后的佛教史书《五灯会元》中有对哪吒“剔骨还父”的记载。但普通观众对于哪吒的了解更多来自《封神演义》。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哪吒闹海》问世,这部时长仅60分钟的影片,工作人员花了一年零三个月制作打磨,光是图片就画了58000多幅。该片也是第一部参选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华语动画电影,并在电影节期间引起轰动。在该片中,哪吒被塑造成了一个反封建反父权的悲剧英雄,片中哪吒对着父亲李靖喊出的“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成为了几代观众挥之不去的记忆。

  此后,虽然还有一些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哪吒的形象,但都没有引起轰动。直到2019年饺子执导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公映,才使得哪吒又一次进入观众的视野。饺子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封神演义》和《哪吒闹海》是自己创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灵感来源。在《哪吒2》中,他保留了哪吒“剔骨削肉”的情节,虽然故事有了较大的改编,但主要人物和情节依然来自于经典作品。《哪吒2》中敖丙的魂魄依附在哪吒身上后出现的形象,跟《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几乎一样,也是对前辈作品的致敬。

  中国式亲情浓郁 特别打动人心

  一个魔丸降世,天性顽劣调皮,人见人怕的小魔头,为何最后成长为一个为了保护陈塘关百姓挺身而战的超级英雄?这是两部哪吒电影最先需要解决的难题,而饺子导演给出的答案是:爱,父母的爱。在《封神演义》和《哪吒闹海》中,李靖被塑造成了胆小怕事的父亲,而母亲形象几乎付诸阙如。但在饺子的两部哪吒电影中,李靖和殷夫人形象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成为一对“严父慈母”,尤其是母亲殷夫人更是成为哪吒成长路上转变的关键性因素。在《哪吒2》中,当哪吒和太乙真人出发去参加升仙考核时,殷夫人送他们去桥边,母亲想要一个拥抱,但哪吒装酷拒绝了。到了影片最后,正是殷夫人在去世前不顾一切的拥抱,让哪吒拥有了冲破“穿心咒”的勇气,完成了重塑肉身的最后一步。这是典型的英雄史诗电影中“涅槃重生”的叙事模式,母亲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儿子的重生,帮助后者扫清了成为英雄路上的最后障碍。

  在中国电影史上,讲述亲情和母爱的故事,往往能引发观影热潮。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蔡楚生执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都曾经引发过这样的轰动效应,中国观众心中潜藏的对于母爱的眷恋和讴歌,被饺子恰到好处地用到了两部电影中,成为影片最打动人的情感力量。

  传统神话创新表达

  打通观众情绪脉络

  神话中的逻辑、英雄和行为在现代依然有着生命力,观众之所以愿意掏钱走进电影院观看,是因为他们希望在这些英雄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可以说,“反抗”精神一直以来是哪吒性格的底色。但在《封神演义》和《哪吒闹海》中,哪吒的反抗精神更多体现在他对封建父权的反抗。

  到了饺子执导的哪吒电影中,对哪吒的反抗精神有了新的解读。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反抗精神体现在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中。而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创作者对哪吒的反抗精神有了进一步的阐释。“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这些充满“少年气”的话语,塑造了一个敢于打破陈规旧矩,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少年英雄形象。

  电影上映后,观众从片中的角色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有人把申公豹看作是拼命工作的程序员,把哪吒身上的“穿心咒”解读成曾经受过的伤痛,把影片最后众人齐心协力冲破天元鼎的壮举解读成创造未来的拼搏……看似天马行空的神话世界,却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这种对于传统神话的创新性表达,打通了电影跟当下观众之间的情绪脉络,赋予影片现实意义。

  中国元素集中展现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片中的“七色宝莲”跟博山炉的山峦造型极为相似,结界兽的造型参考了三星堆文物中的青铜大面具,天元鼎的样子跟商代龙纹扁足鼎很像,东海龙王敖光手中的兵器设计融入了商代青铜刀和龙吞口造型……细心的观众在《哪吒2》中发现了无数中国文化符号。片中李靖开给申公豹的中药材采购名单如三七、蒲黄、茜草、冰片等也被网友们进行了药性分析。此外,片中的配乐也使用了中国传统音乐,蒙古族“呼麦”用来配天元鼎升起时的画面,片中七色宝莲盛开,贵州侗族合唱团的集体吟唱,充满了万物复苏的庄严感受。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让影片充满了浓浓的东方韵味。随着《哪吒2》在全球的陆续公映,势必会让更多的国外观众充分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一次极佳的文化输出。

  张艺谋导演在不久前的一次活动上说,重要的“不是向世界讲出中国故事,而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春节,哪吒这位扎着丸子头,脚踏风火轮,手握火尖枪的三岁儿童凭借一己之力在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极大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两部《哪吒》的极大成功,说明传统文化题材可以通过创新性表达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不仅能媲美国际水平,更能通过本土文化IP的开发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体。

  据《北京晚报》

 
     标题导航
《哪吒2》冲破百亿票房大关~~~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
   第04版:关注
   第05版:文旅
   第06版:社区
   第07版:焦点
   第08版:户外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绽放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