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造访李白文化园

牌坊
太白草堂
太白碑林
照壁浮雕

  去年初冬,随作家协会赴安徽马鞍山市采风。马鞍山有“诗城”美誉,我一直向往,加上连续几日阴雨后天气放晴,更浓了兴致。坐落于当涂大青山李白文化园,是采风第一站。

  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青石牌坊映入眼帘,望着正上方镌刻“诗仙圣境”和背面题写“千古风流”字样,顿时肃然起敬,景仰之情油然而生。甬道两侧塑有12块花岗岩壁画,讲述李白不同时期的故事,形象描绘出这位“诗仙、酒仙、谪仙”传奇一生。

  太白碑林书法精湛

  一旁的太白碑林,镶嵌着书法家们书写的作品被刻上石碑,共108方,内容绝大多数是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作,也有赞颂李白的诗。正对大门一面墙上嵌着3人手迹。中间是伟人毛泽东手书的《夜泊牛渚怀古》,右边是鲁迅先生题写的李白诗,左边则是郭沫若先生作并题的诗。《夜泊牛渚怀古》是李白游览当涂写的,全诗清新隽永,豪爽豁达,意境高远。诗仙徜徉当涂这片山水间,曾写下《望天门山》等60多首诗。

  碑林内回廊曲折,池水微漾,水榭倒映,古朴风雅,一派江南园林景致。盛开的莲花与碧翠的芭蕉相互映衬,桂子的香气似裹满墨香扑鼻而来。用纂、隶、楷、行、草体书写的诗文,与诗仙那种天马行空、豪放洒脱、丰富奇特的风格相得益彰。一些诗在中小学课本上早已读过,此时此地重读经典别有意趣。我在《赠汪伦》碑刻前驻足,脑海中浮现观光桃花潭时情景。李白一生跌宕起伏,但在桃花潭的日子是惬意的,青弋江畔,把酒临风;在桃花潭的日子更是愉悦的,春夜蒙蒙,对月吟诗。当他登舟将离时,忽听汪伦和村民踏歌相送,心潮涌动,诗兴大发,随即吟诗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情深意切,脍炙人口。

  余光中先生《寻李白》中写道:“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漫步太白碑林,我欣赏到写景之雄奇壮美,抒情之激昂豪迈;咀嚼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清新明丽;品味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凌云壮志,领略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之非凡自信,触摸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之刚正风骨……

  诗仙魂归大青山下

  来到太白祠,前后两进,素白黑瓦,耸脊飞檐。大门两侧有副柱联:“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高度概括了李白的一生。还有一副楹联挂在门边:“欲上青天揽明月,吾将此地巢云松”此联显然是从李白诗句“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演变而来。

  进入厅内,中央立着一尊李白汉白玉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持剑,右手后垂,双眸深邃,胡须秀逸,一副侠骨肝胆气度。“诗无敌”匾额高挂上方,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一副柱:“扬波喷云雷笔落摇五岳,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春”字字珠玑,写出了李白诗作的磅礴气势。前方还有一副楹联:“身无七尺,心雄万丈,拔剑杯啣,上清都倩六龙迴车揽明月;珠咳九天,诗呈五色,解冠拍手,下白帝借一片孤帆归青山”。联中含有多句李白的诗。

  祠内存放一石碑,保存尚好,字迹有点模糊但能辨认,距今已近800年。碑文内容是唐代范传正所书,宋代孟点所刻,概述了李白身世和墓迁移经过。李白的出生地至今尚未定论,但李白的墓毫无争议,因该碑就是有力的证据。

  太白祠后面是李白墓。墓体用方块青石垒成,墓顶芳草萋萋,墓碑上刻有“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四周翠竹冬青,青翠欲滴。墓前和一旁两条长长的石案上摆满了各地拜谒者带来的美酒,有的洒酒凭吊,有的将酒倒入墓碑上端盛酒的凹槽,用这种特有方式表达怀念之情。李白一生与酒有不解之缘,诗作中约半数与酒有关。“赠君三百斗,成诗三万首”郭沫若先生题写在太白碑林诗中的这句,或许正道出了人们对诗仙的情感。

  李白晚年穷困潦倒,公元759年遇赦,投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暂住城南的龙山。公元762年,李白因病去世,葬于龙山东麓。公元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访得李白孙女,从她们口中得知李白遗言,“宅近青山同谢脁”。谢朓是南齐诗人,游历当涂时,陶醉于青山景色,赞誉青山为名山佳水汇聚的“山水都”,并在山南麓建有宅院,故青山又名谢公山。李白一生十分仰慕谢朓,曾七次来当涂,无数次登临青山,寻访谢公遗迹,他的夙愿就是长眠青山。为了却诗仙遗愿,这一年,范传正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一起,合力将李白的墓迁于大青山脚下。

  园内处处有李白的踪迹,典雅的照壁上雕刻大型汉白玉浮雕。只见李白站立船头,衣袂飘飘,浪潮涌动,祥云缭绕,青山蜿蜒,那飘逸的神情似与南飞的大雁共长歌。枝丫上挂着一串串红艳艳的灯笼和一首首李白的诗词,仿佛树也文气十足了。

  园中碧水环绕,小桥横跨,绿草如茵,垂柳绿中夹着黄色,宛如诗仙笔下一轴清新淡雅的画卷。其间矗立着李白“举杯邀明月”雕像,通体洁白,潇洒俊朗。雕像四周的枝条上系满了红丝带,寄托游人崇敬之情。

  邀月台位于园的一隅,叠石高筑,石上题有与月亮有关的李白诗。最高处的平台塑有李白的像,一身素白斜倚在酒坛,左手抚在酒坛,右手高举酒杯作邀月状。我一边吟诵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耳熟能详的诗句;一边信步登上邀月台。遥望大青山,绵延不绝,巍峨耸翠。俯看文化园,好似一朵盛放的芙蓉花,瑰丽绚烂;又像一幅雅致的山水画,超凡脱俗。阳光正艳,天蓝气清,李白的故事宛如一轮明月,千秋流传;李白的诗文恰似青冥浩荡,永留人间!

  文/图   唐红生

  李白雕像栩栩如生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
   第04版:关注
   第05版:文旅
   第06版:社区
   第07版:焦点
   第08版:户外
造访李白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