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快递员、环卫工人……户外工作者辛勤劳动服务市民生活,为满足他们工作间隙的小憩、手机充电、维修车辆等需求,市内的街头巷尾布设了功能齐全、服务周到的爱心驿站。
推门即“回家”,驿站暖人心。3月20日10时30分,武警宾馆附近的户外驿站,已有16名外卖骑手稍作休息。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工作结束就能过来休息,方便多了。”
“以前只能在附近的商家里坐等,现在能在这儿歇脚、充电,特别方便,社会对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尊重和关心,感觉心里暖暖的。”外卖骑手小张说。
“中午来这儿给手机充上电,躺下睡一觉,跟在家里一样放松,这样晚上跑单更有劲儿了。”每天14时左右,外卖骑手韩和君就会来到好望角小区附近的户外驿站,熟练地打开柜门、展开躺椅,舒舒服服地午休一会儿。
今年,3座户外驿站率先完成提质升级,“进来,暖和暖和吧”,一句简单的话语,配上屋内暖色调的装修风格,摆放整齐的沙发、电视以及舒适的躺椅,让走进驿站的户外工作者瞬间找到了家的感觉。站内还配备了报刊书籍、饮水机、工具箱、微波炉、医药包、应急雨具和无线网络等服务设施,真正做到了“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饥可热饭”,关怀备至。
“通过增添设施、丰富内容,我们致力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平台,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家的温馨。”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爱心群体,户外驿站的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引入义诊、义剪、政策咨询、休闲娱乐、车辆维修等多元化服务。
本报记者 辛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