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静脉曲张 必须就医的5个理由

—访大同新和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王庆松

  本报记者  武珍珍

  如果你的小腿开始出现一条一条的青筋,那么很遗憾,你可能患上静脉曲张了。静脉曲张是一种什么病?它是怎么发生的?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大同新和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王庆松表示,静脉曲张实际上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人群中发病比例将近一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患有此病,患病年龄多在30~70岁之间。

  近日,患者孙某慕名来到大同新和医院普外科就诊,患者自诉,由于长期站立工作,在15年前出现双下肢浅静脉扩张,逐渐迂曲成团,站立和行走后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双下肢酸胀不适,抬高下肢后静脉迂曲消失,她一直没重视。但在近日,右小腿静脉团突然出现憋胀、疼痛,于是慕名来到大同新和医院就诊。经新和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王庆松诊断,双侧大隐静脉曲张伴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入院后先给予右下肢消炎、理疗、消肿治疗,一周后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闭合术,历时一小时,术后第二天就下床活动,患者无明显不适,三天岀院。

  久坐、久站的人群容易得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

  其中下肢静脉曲张最为常见,人群中发病比例将近一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患有此病,患病年龄多在30~70岁之间。

  王庆松介绍,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1. 家族性,但不是绝对。

  2. 久坐、久站以及做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容易得静脉曲张。

  3. 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由于某种病导致深静脉产生回流的障碍 ,深静脉回流不好又变成浅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严重会致命

  王庆松表示,从外观上看,静脉曲张多表现为扭扭曲曲像蚯蚓一样的青筋突起,有时还会出现小腿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等。

  静脉曲张不但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皮炎、皮疹、皮肤色素沉着,继而出现皮肤破溃、慢性溃疡、感染等问题,且经久不愈。同时,血液淤滞后容易出现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后可能引起肺栓塞,严重的会致命。

  5个必须看医生的理由

  王庆松提醒,出现以下5个症状必须看医生——

  痒:主要表现为下肢局部刺痒。下肢静脉曲张会使血液回流出现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产生的5-羟色胺会引发皮肤瘙痒。

  此外,血流不畅还会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细胞分解的毒素会刺激血管、神经,使人瘙痒。病情严重时,下肢局部皮肤还会出现皮炎或湿疹,使刺痒加重,患者甚至无法忍受。

  疼:具体表现为小腿抽筋。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使下肢静脉淤血、组织轻度水肿,代谢产物堆积会刺激神经异常放电发生痉挛,导致抽筋。

  沉: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腿肚子发沉、发胀的感觉,往往是晨轻暮重。这也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的,有时还会造成小腿、特别是踝部皮肤水肿。

  硬: 表现为皮肤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失去弹性变硬。下肢静脉曲张使血液淤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皮肤失去弹性而变硬。

  烂: 表现为小腿皮肤发黑,甚至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俗称“老烂腿”。这是由于静脉曲张迁延反复,导致下肢静脉内形成高压而淤血,皮肤营养不良。此时除了有感染风险,还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必须手术。

  静脉曲张早期防治是关键

  王庆松建议,尽量避免长时间原地站立或久坐,可以间断走动,让腿部肌肉运动起来,以便静脉血的回送,减轻腿部压力。

  长时间坐位时,经常变换坐姿、把小腿放平或适当做回勾脚尖动作,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休息时,建议光脚或穿宽松的拖鞋行走,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对于已经有了早期症状,但不能改变工作性质者,建议穿着尺码合适的医用弹力袜,控制病情发展。

  有静脉曲张家族史,以及肥胖的人群,应该将体重减到合理范围内。

 
     标题导航
~~~—访大同新和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王庆松
~~~—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3·28中国便秘日”将举办义诊活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
   第04版:关注
   第05版:社区
   第06版:文体
   第07版:健康
   第08版:科圃
静脉曲张 必须就医的5个理由
“便”通人和 畅享人生